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需要有良好的作风,切莫走过场。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论述奠定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实践出真知”的工作方法。所以,在调研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走深、走实、走细、准确剖析矛盾、有效解决问题。
调研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要大力弘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到基层、用到一线,深入条件较差、情况复杂的地方调研。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是历史的主宰,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新时代中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不能坐在办公室听报告、看报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只有掌握群众的真实意愿,才能做出令百姓满意的决策。
调研要谋实在事、作风扎实。调研就是要谋实事,不能只是坐车兜一圈,只看到表面现象,“坐车兜一圈”是不能真实掌握老百姓的生活境况和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的。在调研工作中,避难就易,遇到问题绕道走更是要不得的。要谋实在事,必须要俯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沉下身子,勤于调研,谋实在事是调研工作的具体体现。
调研要贴切群众、听取意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正确对待问题、认真抓好整改,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优良的党性党风、高超的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深入基层、贴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才能更真实地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设身处地替群众着想、为基层服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调研要剖析矛盾、透过本质。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调研中,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具有全局性、本质性和潜在性的问题,要深入剖析,认真鉴别存在问题的矛盾点,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问题、把握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区分是非,洞察事物的的本质,抓住问题的要害。对存在的问题要善于思考,结合实际,找准难点堵点。想问题要有深度,能够扒开浮萍看水底,不为表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实质,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要让调研工作惠及百姓,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调研要吸纳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的起点。深入基层调研,要接受问题,带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聚焦和解决问题,要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把目标所向与实际所能结合起来,做好比较,聚焦重点,把问题抓准,“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调研走访最终要落脚到解决问题,开展调研要贴近实际、根植群众,要问计于民,更要施惠于民,要坚持用惠民的尺子来衡量举措的效用,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要本着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从江县宰便镇人民政府:王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