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教育管理,是提高驻村干部实战能力,确保驻村帮扶作用发挥的重要经验和基本前提。近年来,沧源自治县高度重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强化工作措施,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四个问题”,不断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管理工作。
——明确职责,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强化教育培训,组织开展驻村工作队员业务培训,重点围绕党的政策理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层组织建设、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相关政策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向每一名队员发放驻村工作日志、乡村振兴应知应会手册等资料,进一步强化驻村工作队员对相关政策知识的掌握,有效增强驻村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的队伍保证和精神食粮。
——建章立制,解决“如何管”的问题。建立健全工作例会、考勤管理、请销假、外出报备、重大事故报告、三讲三评等工作制度,用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强化对驻村工作队员的日常管理,对请销假、外出报备、召回制度、督查巡查及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重申,明确县、乡、村管理权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依规按制管理,防止工作队员出现“脱管”的问题。创建驻村工作队员微信群,坚持外出报备每日报告,每天在“云岭先峰”手机APP上签到,全面掌握工作队员每日在岗情况及工作动态,对违反考勤管理规定的工作队员,严肃批评教育。
——有效激励,解决“努力干”的问题。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为每一名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各乡(镇)统筹安排驻村工作队的食、住、行,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工作中多给予支持和帮助;派出单位按时把工作队员送往派驻地报到,做好工作交接和“传帮带”工作;各部门相互沟通协调,扎实做好队员服务保障工作。根据村(社区)距离远近、合理搭配、科学组队,在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情况下,确保适当兼顾家庭,真正让队员下得去、融得进、安下心、踏实工作。
——因地制宜,解决“干得好”的问题。围绕脱贫村、软弱涣散村以及乡村振兴短板弱项,按照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派什么样的人,优先把党政综合部门干部派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村,把财经部门干部派到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把政法部门干部派到矛盾纠纷突出的村,把有农村工作经验、涉农科技部门干部派到产业落后的村,综合考虑派驻村“短板”和工作队员“特长”,让更合适的人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组织开展“小课堂”学习模式,将乡村振兴政策、帮扶措施在“小课堂”上开展讨论和互动,指导帮助群众熟悉脱贫政策,算好增收帐,不同施策、对症下药,帮扶扶到点上、扶到紧要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沧源自治县委组织部: 李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