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百姓的呼声其实就应该是我们政府服务的风向标,要让中国14亿百姓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考验着改革操盘者和发展掌舵者的智慧。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即百姓的衣食住行等与生活有关的一切内容。因此,要以“民声”为为出发点,坚决扛起民生的政治责任,从民生建设上下更大的功夫。
百姓的呼声能最有力的反映百姓之需。“心无百姓莫为官”,这句话道出了为官者的初心,也说出了为官者要关心民生,做好百姓的服务员;而要想做好服务,认真听取“民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政府为百姓服务是否到位,能否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正的下沉到百姓中间,倾听百姓的真实想法,把百姓的需求当做第一要务。与此同时各地也推行出了听取民声的创新手段,领导电话热线,网络问政、领导接待日等收集民众想法等等成功做法。都在有效证明了只有认真的听取百姓的呼声,才能真正的了解民意,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百姓之所需。
关注百姓的呼声能最有力的反映民生弱项。近年来,通过网络的平台更加方便快捷的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让政府部门能够更方便清楚的了解“短板”与“弱项”。例如,对于讨薪难等问题,通过媒体关注跟进协调相关部门的服务机制;又如,某地下水道堵塞等问题,通过网络留言等形式反馈在政府官方网站后得以解决。但是,网络渠道也不是一呼百应,也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有了这些百姓的强烈呼声,让政府看到了民生建设的短板,这也是完善民声建设的前提。
百姓是政府服务的真正检验者,只有百姓满意,百姓认可,政府的工作才有了更大的意义。因此,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百姓呼声,开通多渠道的民意诉求渠道,多融入基层,重视民意,补齐民生建设的短板,到那时,祖国大地定会福祉满地,百姓喜笑颜开。(剑河县柳川镇人民政府 :杨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