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于2013年下半年实施脱(扶)贫攻坚战略,由于全县从上到下对工作认识不够,理解不透,导致前阶段的几年工作处于游离状态,贫困户如何认定、贫困人口享有哪些政策照顾、脱贫的标准是什么等等政策一窍不通。先前派驻干部驻村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导致问题堆积过多,积重难返,在面临国家验收时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补救。根据当前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来看,我们又存在“慢热”现象,犯了以前一样的错误。
一是政治站位不高,重视不够。脱贫攻坚工作验收结束,很多省、州重要部门迅速撤回工作队,留下从江(几乎)独自承担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这是不对的。从江的贫困层度深、范围广,需要帮助的事情多,资金额度大,这是共识。从江落后不是从江一个县的事,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从江得到的支持是最少的,无论是扶贫资金还是教育资金,也无论是交通战线还是民生领域。从江是全国最后一个脱贫的县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省、州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对待从江,从江还像过去那样对待工作,结果不言自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仅仅落实“四不摘”还不够,还要早安排、早起步、早谋划、早投入,要像决战脱贫攻坚时一样,高度重视,从省级、州级层面,大力支持,要加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从江才能后发赶超。
二是形势认识不足,行动不快。我们对形势的研判不准确,认识还有不足。我们又像以前一样想,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刚刚开始,离验收还有那么长的时间,慢慢来吧。是的,这正是我们的痼疾。什么事都不清楚,等待、观望,不深入研读文件,不率先取经,以老思想应对新工作,以老办法解决新事物,待到行不通走不动的时候,才回过头来捶胸顿足,又有何用?
首先,我们要迅速了解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任务、规划、要求等,要早早着手安排,甚至作出科学合理的预判。比如:村里的排污工程,是不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要不要提早写出项目规模申请书?要不要跟群众开会研究排污路线和污水处理厂的地址?其次,我们要有年度任务表或工作路线图,让驻村工作人员和群众清楚了解自己近期、中期、远期的工作目标。特别是项目实施,要超前安排,一步到位,不能今天搞一点,明天搞一点,重复建设,新工程破坏旧工程,群众议论纷纷。
三是项目策划不实,资金不来。在基层工作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下大力气去搞项目库建设,最后一个项目拉不来、建不了。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没有吃透政策造成的。项目建设与当地发展脱节,或是对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不清楚,或是对地方发展要求过于超前,总的一句话:不切实际。有的是凭空想象,有的是各自为阵,没有结合实际、整齐划一的想法。当然,上级部门也要经常到基层考察、指导工作,让基层工作者在项目编制上有的放矢。项目编制合理,符合当地发展需求,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就能启动实施,就能惠民利民。否则,每天做了好多项目材料,不符合实际,劳民伤财,最后资金不到,建设落空。
四是人员安排不准,工作不力。脱贫攻坚验收合格后,很多部门就“老毛病”重犯,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当成普普通通的事来对待,下派的工作人员要不资历平平,要不是单位“废材”,没有考虑把年轻优秀的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去成长。虽然文件上规定,要选优配强,但机关单位,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私想”,派出的干部都不尽人意。有的同志在单位不努力,下乡驻村也得过且过,由于纪委跟进不是特别严格,他们整天茫然无措。上面有任务,他们去落实;上面没任务,他们睡大觉。没有主动工作的欲望,没有为民服务的理念,工作思路不清,随波逐流。这样的干部实事求是地说,还不在少数。
五是工作效率不高,督查不严。每项工作任务安排下来的初期,大家都不管不问,这是通病。不到检查验收时候,各方面都闲庭信步;及至检查验收到来,就如临大敌,采取雷霆措施,此处追查几人,彼处处分几人,弄得人心惶惶。如果从现在起,就严格要求干部,工作认真,措施有力,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排名,强化督查,以工作制度管理人,以工作机制督促人,而不能以工作结果“打死”人。
当然,人非圣贤,驻村干部的后勤工作要保障到位,文件规定的补助补贴,要及时发放、兑现。不能允许“既要马跑又不给马吃草”现象发生。(从江县民政局:陈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