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青年六义”对当代青年干部的启示
时间 :   2021-07-26 22:1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于上海创办《新青年》,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的概念介绍给当时的年轻人。在第一卷写下了发刊词上用《敬告青年》一文向广大青年“谨陈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此文一出,重塑了当时的一代新青年,也对我们21世纪的青年有着极具深远的影响。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持续推进,由点到线的党史脉络、由远及近的事例发人深省,让1915年的“青年六义”对当今的我们有以下启示。
 
做独立型青年干部。新时期的青年干部,要善于培养自己独立的品格。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盲从、不轻信,不做人云亦云的思想奴隶,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做思想独立敢直言的干部;在急难险重面前,不推诿、不观望,不做“别人不动我不动”的干部,主动担当、善于担当,做行为独立敢担当的干部。
 
做创新型青年干部。新时期的青年干部,要善于培养自己创新的品格。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不唯书、唯上,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凭经验办事,要在干事创业中敢于创新,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在探索中不断突破,把创新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突破传统,要善于用时代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分析、思考问题,探索新路子,融入自己的创新智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做进取型青年干部。新时期的青年干部,要善于培养自己进取的品格。面对日新月异进步的社会,要紧跟时代潮流,立足“终身学习”,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不断学习前辈先进事迹,总结经验,有敢有为,锐意进取,做学习进取的青年干部;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将自我融入祖国大我之中,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证明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做包容型青年干部。学会包容的方法可以促进共事的能力,会共事又能培养包容意识。作为青年干部要会共事、能共事、共好事,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着手,努力培养自己的包容情怀;要理解他人之异,理解他人之短,理解他人之难,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中达到“百花齐放”;要尊重他人的意见,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配合不推诿。要懂得协作,学会协作,形成“和衷共济”的局面。要学会欣赏别人和让别人欣赏,在相互欣赏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进而同心同德,升华团结共事的境界。
 
做务实型青年干部。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面对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青年干部要积极主动作为,多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听取群众的真实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管用药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锤炼出狠抓落实的作风,以“马上办”的劲头,“钉钉子”的精神,“敢担当”的魄力,闻风而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力戒华而不实的虚浮之气,淬炼求真务实的朴素本色,确保高效做事,扎实做事。
 
做科学型青年干部。科学决策能力,是青年领导干部提高行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方面。青年干部要磨炼科学的战略思维,看得远,想得深。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科学决断,看事情是否符合实际,在大力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历练,提升自身领导决策能力,才能制定出合理策略和作出科学的决策;要学会善于倾听多方意见,综合评判,科学取舍。深入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真实心声,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作出科学的决策。(凤尾镇党委副书记:高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