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并从公布之日起实行,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于食品生产及餐饮服务经营者、单位食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督促其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律规定,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古至今,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浪费食物的的行为日益严重,《反食品浪费法》的公布施行,把食品浪费从道德规劝改为法律约束,对各类浪费食品的违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既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为全社会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氛围提供了法治保障。
如今外卖行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人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美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截至2020年底,我国外卖总体订单量达到171.2亿单,外卖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352亿元,外卖用户规模已接近5亿人。在这些数字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指尖上的浪费”问题不容小觑,很多餐饮企业和外卖商家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存在诱导消费者超量消费的情况,使如用“凑单满减”等方式让顾客超量点餐,点的多反而比点得少便宜,再加上用户对于外卖平台的份量、口味等情况不了解,只能盲目的点单,接单之后发现口味不符合,容易造成食品浪费,还有一些商家设置了“满额配送”,订单金额不够便不能配送,只能凑单配送,这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此次《公告》明确要求餐饮外卖平台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这就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和餐饮外卖平台认真学习和落实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规定,可以在外卖平台上标注好菜品的份量克数、建议食用人数、以醒目方式提醒消费者要适度点餐,有效遏制外卖浪费,平台、商家、消费者以及主管部门等都要拿出实际的行动来,共同努力,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反食品浪费法宣传贯彻工作,严厉查处食品浪费违规违法行为;餐饮服务经营者和餐饮外卖平台要多承担信息公开和提示责任,积极引导消费者养成节约习惯,杜绝食品浪费行为;消费者要主动树立节约意识,理性、适度消费。让舌尖上的反浪费成为更深入广泛的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评论员: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