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让更多“大国重器”技术入农家
时间 :   2025-09-04 19:3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9 月 3 日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电视里的阅兵队伍让人振奋。更舒心的是,曾经藏在军营、实验室的 “高精尖” 技术,如今成了咱老百姓的 “方便物件”,“大国重器”技术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谁能想到,歼 - 20 战机的耐高温涂层,竟用到了电动车电池上。以前充电跑 50 里,现在多跑 20 里,赶集买化肥再也不用半路推车;飞机用的碳纤维,成了 “飞行汽车” 的关键零件;军用雷达的通信模块,让村里 5G 信号稳当当,傍晚在院里跟打工的娃视频从不卡壳。北斗导航更是农忙 “铁帮手”。从前跟着 “东风快递” 保家卫国,现在春耕时农机跟着它耕地,行距分毫不差;播种机顺它撒种,匀得很;夏天无人机靠它巡查,哪块地生虫、缺水,屏幕上一目了然。上次台风来,它提前大半天预警,咱赶紧收麦子、绑牢大棚支架,一点损失没受。党和国家推进军民融合,让这些军用技术沉到农村、用到地里,真落到了咱心坎上。


党就是咱的 “主心骨”。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把军民融合写进国家规划,地方出政策、拨专款,就想让涉农技术在农村扎根,让咱庄稼人沾高科技的光。这对村干部要求也高了。村 “两委” 干部别光盯 “种了多少亩地”,得琢磨 “咋用新技术多打粮、多挣钱”;乡镇党委要主动对接科技、农业部门,争项目、拉资源,把政策变成实在好处。你瞅江西,村委牵线玩具厂,带村民做红色文创小摆件。妇女们送完孩子做两小时手工,每月多挣千把块,还能照顾老人;陕西、湖南老区,党支部借 “红色专列” 开民宿、办农家乐,客人不断,桌上菜从家常小炒变特色土菜,日子肉眼可见地红火。这说明,组织贴心,“大国重器” 也能变成农村 “实惠”。


军用变民用、高端变实用、城里传到农村,这才是科技该有的样子,更是党带农村发展的好法子。抓住军民融合机会,让 “国家硬本事” 变成咱的 “实在好处”,咱能真切感受到:科技既能飞天保家,也能让地里多打粮、钱包鼓起来,日子踏实安稳。


说到底,靠科技富农村,党组织得先 “挑头”。村里党组织扛事、会办事,乡亲们跟着产业链干,才能挣到钱、过好日子。接下来,要理顺涉农科技转化流程,让党支部作用更足,让农村接住军民融合成果,让咱农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更是最大受益者。(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