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实干成为主旋律
时间 :   2025-04-24 15:5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吴海燕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肩负着推动政策落实、服务群众的重任。形式主义的阴霾笼罩基层,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检查考核等问题,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与服务群众的质量。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发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效显著。


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的负累。一些地方开会成了“日常便饭”,会议内容空洞,以会议落实会议,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让实际工作进度滞后。文件也多如牛毛,很多文件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层干部陷入文件堆中,苦不堪言。过度留痕现象严重,不管什么工作,都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整理资料、填写表格,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实际工作上。随着基层减负工作的推进,这些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会议数量大幅减少,精简高效的短会、视频会成为主流,会议直奔主题,解决实际问题,文件篇幅缩短,内容务实,切实发挥指导作用,考核也不再单纯以痕迹论英雄,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 。


为基层减负,是为了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担当作为。当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基层干部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上,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有精力关注民生小事,改善村民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减负后的基层干部,干劲更足,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减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久久为功。虽然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容易出现反弹。一些地方可能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比如将线下会议改为线上会议,看似减少了会议数量,实则增加了基层干部操作线上平台的负担;或者将纸质文件转为电子文件,文件数量并未减少,反而增加了电子文件管理的难度。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持续加强监督检查,对形式主义问题露头就打,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数字化手段,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减少基层干部重复劳动。


要切实把面向基层的多头重复、指标细碎、方式烦琐的督查检查考核减下来,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事上。为基层减负工作指明了方向。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工作,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工作中,我们的基层治理必将更加高效,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将不断提升。(东朗镇人民政府: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