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广大驻村干部要深刻领悟文件精神,当好乡村振兴助推员,协助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问题,夯实“三农”基础,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强组织,助力农村发展。村级基层组织作为党组织的“最基层”,起着“承上”贯彻决策部署、“启下”为民搞好服务的双重作用。驻村干部身在基层一线,要协助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协助村“两委”,通过“引入、教育、服务”三方面,深化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要健全“选育帮用”全链条机制,注重发展年轻高学历、有双带能力的党员,蓄足后备力量源头活水。要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开展线上组织活动和党群交流,不断创新党员活动方式,提高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结合党员的实际,按需施教,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实操能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强治理,助力农村稳定。农村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而基层治理是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驻村干部,要坚决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在开展农村各项工作全过程中,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群众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推广“枫桥经验”,协助建立“调解员+法律顾问+村里能人”调解队伍,实现“小事不出村”。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通过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正能量。同时,要鼓励群众参与,激发自治活力,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培育村民自治组织、推行“院坝会”“板凳会”等,形成多元共治格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共助农村和谐稳定。
强产业,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驻村干部,在协助农村产业发展中,要深入调研,制定产业规划,通过了解村里包括土地、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劳动力、传统产业基础等人文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协助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路径。要加强技术指导,提升产业质量,通过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培训和指导,为村民传授实用技术,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要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品牌,通过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或传统手工艺等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同时,要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推广“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让农户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实现增收致富。(剑河县观么镇人民政府::全小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