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咱们两个项目获评‘三星级智慧工地’!”
“可喜可贺!”
“我们要再接再厉……”
2月13日,河北建工集团省四建九分公司办公群里一片祝贺声,由九分公司承建的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校园功能完善提升项目-图书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和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二期项目,入选2024年河北省第三批智慧工地创建评价及验收评定结果,获评为“三星级智慧工地”,这一殊荣不仅是对项目团队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项目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理念的认可。
智慧建造提高施工效率
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二期项目自开工以来,项目部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积极探索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成功搭建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工地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
项目部以进度、产值管理为主线,依托进度管理模块,将总进度分解至每周,并对各工序工期、材料、劳动量、机械台班情况等要素全过程跟踪,便于实现工期目标,尤其是项目BIM技术应用和机械设备管理功能模块中的塔吊吊钩可视化系统、塔吊防碰撞限位系统、塔吊标准节防松动报警螺母、塔吊防攀爬等设备和措施,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管理和现场设备时时监管,有效提升了项目的管理安全水平和运营效率。
项目部通过智慧监测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实时、远程、自动监控颗粒物浓度以及现场网络传输数据;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噪音、空气质量等工地周围的环境参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了科学技术与施工现场的深度融合,所有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端及时记录、反馈数据,过程数据自动汇集,通过过程大数据分析,能够做到实时管理态势呈现,精准把控高频安全质量问题,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智能设备提升施工水平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项目部针对施工工期短、现场面积狭小、任务重等特点,推行住建部“安全记录仪”、AI不规范行为识别系统、智能建造指挥中心、智慧安全体验中心、塔吊可视化防碰撞系统、卸料平台安全监测、施工电梯人脸识别、用电监测等,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地大脑。采用“建工云”平台并辅助公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集成人、机、料、环、进度、质量、安全等业务生成指标数据,形成全方位“智慧工地”管控系统,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的信息化管理,辅助项目实现高质量建设目标。
项目部基于AI技术,通过在工地出入口安装摄像机,对进出场人员进行考勤、安全帽、反光衣等多场景实时监测,同时抓拍留存,联动实名制,归档到违规个人,守护工地安全每一刻。数字化创新教育方式、VR安全教育,将施工安全教育与VR技术相结合,设置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安全教育场景,记录工人体验内容和时长,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机器人运用,是该项目一大亮点,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地面整平机器人进行提浆、收面和控制标高,在人机配合下,初凝平整度达正负5毫米,绝大多数作业面一次成型;安全教育机器人自带投影设备播放安全视频、PPT、音频等,可以自己独立进行安全培训流程,实现人机互动培训,可以同工人谈话,实现安全知识问答,对话互动。
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二期项目合同额10.49亿元,属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中共河北省委党校项目合同额7571.47万元,是我省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河北建工省四建九分公司:张博)
(上图: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二期项目 )
(下图: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校园功能完善提升项目—图书信息中心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