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政府全力规范基层证明事项,明确出台规定:“凡缺乏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等依据的证明事项,党政群机构一律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出具”。这一政策宛如一阵春风,旨在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让群众办事更具便捷性。然而,现实状况着实令人忧心:一些企业和单位依旧固守旧习,要求村民到村、社区开具各类“奇葩证明”,使基层干部和群众苦不堪言。
“明明有结婚证,还要开婚姻关系证明;明明有银行流水,还要开收入证明。”这些荒诞的要求犹如无理的枷锁,不仅增添了群众的办事成本,更让基层干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开证明,缺乏政策依据,可能引发法律风险;不开证明,群众无法办事,或许还会引发干群矛盾。这种“两难”局面,恰是“奇葩证明”问题的生动写照。
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减证便民”政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当今社会,“奇葩证明”宛如潜藏在办事流程中的毒瘤,消耗着群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不完全统计,许多群众为了一份毫无意义的“奇葩证明”,往往需往返多个部门,耗费数天乃至数周时光。这不但影响了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也极大降低了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所以,这不单单是一项简单的行政改革,更是对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政府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故而,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确保这一政策落到实处。
首先,需加大对“减证便民”政策的宣传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借助各类渠道,向企业和单位普及政策内容,明确哪些证明合法合规,哪些证明违规要求。同时,要强化对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营造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企业和单位自觉遵循政策规定。
其次,要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政府部门之间应破除信息壁垒,达成数据的互联互通。如此一来,企业和单位在办理业务时,便能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直接获取所需信息,无需再让基层开具证明。这不但能提高办事效率,还能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此外,要加大对违规企业和单位的惩处力度。针对违反政策规定,仍要求基层开具无依据证明的企业和单位,相关部门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置。通过严厉的惩处措施,形成有效的震慑,保障政策得以严格执行。
同时,我们也应明白,“奇葩证明”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企业和单位服务理念缺失、责任意识淡薄。因此,还应强化服务理念教育与责任意识培训,引导企业和单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当然,解决“奇葩证明”问题并非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群众齐心协力,形成强大的合力。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职,强化政策宣传与执行;企业和单位要自觉遵守政策规定,切实转变服务理念;群众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及时反馈问题,共同推动“减证便民”政策的落实。
总之,“减证便民”政策是一项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重大举措。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政策必定能够落地生根,让群众办事更为便捷、高效。(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