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参加了2024年新录用选调生初任培训班,感谢组织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宝贵的学习平台。为期5天的培训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从课堂教学到拓展训练,从红色观影到廉政教育,使我们思想上充了电,行动上加了油,精神上补了钙。名师相授、益友相交、坚定信念、学深悟渐,在专题讲座中洞察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在小组研讨中领会真知灼见与迷惘的碰撞,在实践教学中思忖人生的追求。向学路上、求索途中、初心面前不断地提升本领,多方感受、多位体会、多元角度蓄力奋进青春新篇章。
“信念如初岂可渝”,扎根基层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青春航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正如杨部长在开班式上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要坚定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选调生身份忠诚的理想信念。”面对人生的新起点,身份的转变需要时间。从“象牙塔”走入“田野地”,从学生转变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就是在思想上牢记自己党员身份和公仆身份,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立志做大事而非做大官”。充分利用好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的时间,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以政治上的高站位保持政治上的高定力、思想上的高统一,不被“魑魅魍魉”的套路和“妖魔鬼怪”的伎俩迷惑心窍、扰乱心智,真真实实做到“以青春之我,逐明日之阳”。
“追风赶月莫停留”,扎根基层需要努力真抓实干。“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选调生来到基层并不是体验生活,而是要将广阔的农村天地当成自己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舞台。上面千条线,线线关联千家万户;下面一根针,针针串起急难愁盼。马守良书记告诫我们掌握基层工作的方法、练就真抓实干的本领并非处理一些简单的文件、接待部分村民的来访等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在实践中练就“宽肩膀”、“真本事”。多到乡间地头去走走,多到老乡家里去坐坐,只有真正地深入乡村,融入百姓,才能与群众共情,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克服惯性思维,发扬创新精神,勇于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善于用客观规律解决棘手问题,力求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真抓实干为基,求实创新为力,胸怀坦荡,脚踏实地前行,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只留清气满乾坤”,扎根基层需要自觉律己修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无论是“严守党的纪律,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廉政教育课堂上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据,还是参观廉政教育中心时一个个深刻鲜活的反面案例,都时刻提醒着我们保持廉洁从政、秉公用权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刚走出校门、到基层历练的年轻人,我们要以案为鉴,切实拧紧正风肃纪的螺丝、上紧拒腐防变的发条,真真切切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学海无涯苦作舟”,扎根基层需要坚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拥有过硬素质,才能接过伟大旗帜,向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阳光心态与卓越工作效能的课堂提醒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并不是三个学习上的简单并列,一是要有学习的态度,二是要有学习的方法,三是要具有学习的精神。作为选调生的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优秀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在与群众交往时的智慧和艺术,学习他们在解决群众困难时的方法与策略;向百姓学习,学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学习他们朴素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多听、多看、多思、多做,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保持蓬勃朝气,在“常学常新、常悟常明”中固本培元、入脑入心。
青春是一段奋斗的旅程,奋斗的意义在于追求理想与目标。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未来紧密结合,在时代浪潮中勇敢追梦。我将始终牢记“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的庄严承诺,像活跃在广阔基层大地上的万千选调前辈一样了解基层、扎根基层、热爱基层,着力将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以蓬勃向上的精气神,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不断学习与实践,为家乡建设挥洒青春热血,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平原县恩城镇西赵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