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基层减负存在错误认识,背离工作初衷,无法真正将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更有甚者,视基层减负为可以堂而皇之推卸责任、逃避担当的“尚方宝剑”,从而无法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
减负绝非减责任,而是减去“务虚功”,增强“实效功”。
填不完的表、开不完的会、被@不尽的政务APP、疲于迎接的检查......这些虚化泛化的“花架子”让基层干部“人累心更累”,费劲心力却收效甚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少一些、真抓实干多一些,矛盾也会少一些,实绩也会多一些。”减负绝非减责任,而是旨在减少繁杂琐事,提高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精力有限,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和时间花在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上,就需要减轻“指尖负担”,减少政务APP的滥用,消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减少不切实际的大会小会,消除务虚的PPT工作汇报,采取多会合一、精简文件、精准考核等方式,将指尖的收到变为脚尖的走到,把会议室内的汇报变为乡野间的奔跑,让基层干部在减负的同时,腾出精力去感悟基层群众的“苦”与“累”、“酸”与“甜”,切切实实为群众做出实绩。
减负绝非减担当,而是卸下“护身符”,压实“肩上担”。
甩担子、撂挑子、重复报表、“属地管理”、“责任下沉”,基层减负成为个别干部推卸担当的“护身符”,个别同志拿基层减负当“挡箭牌”,在“过度留痕”上费心思,奢望去做“甩手掌柜”。减负成为“怕担当”、“懒政怠政”的借口,缺乏自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基层不是所有责任链条的终端,也不是各项职责、事项的“接盘侠”,要划出“边界线”,明确“责任田”,杜绝“甩锅”和“摊派”。将清单制引入基层治理,明确权责划分,建立减负长效机制,治标更为治本。认真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持续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防范干部“政绩冲动症”,在有所必为中主动进取,扛起重担,实现从“被动履责”向“主动担当”的华丽转变。
减负绝非减作为,而是纠正“老黄历”,显现“真本领”。
一些干部以减负之名行怠政之实,将减负视为“无为而治”的“老黄历”,以为喝喝茶、看看报、不折腾、慢作为就是减负的体现,值得强调的是,减负绝非减作为,松绑绝非松干劲。给基层减负,减掉的是意义不大、超时超量的加班值班,减掉的是应景造势、只为应付的大会小会,减掉的是层层加码、内卷竞争的督导考核。给干部松绑,松掉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桎梏,松掉的是“调研观摩”“台账报表”的“连环扣”,松掉的是“迎来送检”和“稿来稿去”的“紧箍咒”。减去的是负担,增加的是实效;松绑的是累赘,上劲的是作为。在减负的同时,要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牢,干出实效,树牢为民造福政绩观,不搞“泡沫政绩”,树立真抓实干的精气神,做出为民实绩,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要让干部在精兵简政中冲锋陷阵、在轻装简行中担当作为,显现切实干事的“真本领”、“硬作为”。(山东省嘉祥县公安局黄垓派出所:张国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