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立足于“打造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压缩行政成本,提高县域治理能力和水平”目标要求,敢于动真格、硬碰硬,先后在6个县开展县级机构改革,在减缓县级财政供养压力的同时,也集中解决了管理体系“上重下轻”难题,推动县级机构精简、编制下沉到乡镇,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服务乡村建设和需要。
做好调研文章,契合地方发展需要。在处理地区人口构成、地域分布、各发展时间段重点任务等方面,应遵循稳步推进原则,秉承实事求是精神,紧密结合各部门及乡镇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立岗位服务工作实际需要,从部门整合、职数削减、人员调剂、资源开发等方面出发,结合任务量与编制比例,实现“编制随任务而变,人员随编制而变”,达到“编制总量不变,财政支出成本不变,整体运行效率提升”工作目标,逐步推进县级编制和人才资源的下沉,配合非全职网格员服务基层自治体系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基层党建、产业策划、综合治理等工作的整体质量,发挥好组织优势与人才优势,真正让乡村成为这一阶段发展重心和重点,激活更大的就业及务工市场。
落实一体推进,服务基层大部制改革。突出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将部门职能职责与服务对象所需、推动改革所需、地方发展所需相结合,按照农业、宣传、治安等领域有序推动党政机构重组与职能职责优化。聚合人力、物力、办公场地等各种资源,畅通上下协同、同级协作工作机制,减少程序运转冗杂、成效不高等具体问题,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互通、责任与职责共担共促,具体事务相互补充,实现“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重实战、高效率”这一近期目标,推进各项工作一体化执行与精细化落实。
打造专业队伍,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为方向,抓好末端、细小工作落细落实。同时,要综合考量政务服务、政策宣传、群众接待、督查督导等实际需求,构建“闭环式”干部管理体系,明确县级统筹、镇级督导、村级落实各级责任,防止在工作责任链上出现推诿扯皮,同时优化驻寨驻寨人员配置,择优选配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下沉基层,进一步带动基层管理体系更加优化、干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带动培育一批可塑性强的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基层人才供应充足,并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严格考评程序,健全能上能下机制。打破编制固化问题,畅通部门之间、乡镇与县级层面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渠道,坚持新录入人员优先下沉一线锻炼、提拔任用优先乡镇一线、奖惩措施落实在人员调任上,根据任务清单及督查反馈情况,对年度考核成效不佳、履职不力的,按照相关要求予以降低待遇、下沉到村任职甚至开除处理,提升在职干部危机感,让“铁饭碗”变成“瓷饭碗”,把基层打造成为“大熔炉”,对干部能力及作风进行再次检验,为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打好基础。(忠诚镇人民政府:李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