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以“特”为笔,写好特色产业文章,让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续航。
以“特”为笔,写好特色产业价值文章。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域优势,让很多地方产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振兴的重要因素。要做好示范引领,在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上做足文章,善于对乡村特色产品进行“深加工”,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发展原则,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自然基础条件,在区域特征、文化特点、民族特色上下功夫,着力建设特色村,加快形成“一户一处景、一镇一幅画、一县一风光”的乡村文化产业格局。
以“特”为笔,写好特色产业品牌文章。特色产业要成为乡村的支柱产业,就要在打响特色产业品牌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品牌价值。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消费成为大众的基本消费方式,要让特色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就要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好地为乡村特色产品宣传、吆喝,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打造新的销售渠,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乡村特色文化、用上乡村特色文化、喜欢乡村特色文化。要让乡村特色产品快速出圈,还要在保障品质上下功夫,以货真价实赢得公众的好口碑,在口口相传中,增强特色产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以“特”为笔,写好特色产业振兴文章。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发扬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乡村的发展前景和整体价值。乡村振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地方党委要加强引导社会资源和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政府引导,加大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扶持和文化民工程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推动企业加盟,为乡村文产品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助力当地乡村特色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乐里镇人民政府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