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许灵锋 李爱荣 杨延慧)近年来,凤庆县腰街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依法、科学、规范的管理民族宗教工作,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为契机,建立健全了各族群众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和法制教育制度,帮助少数民族聚集村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目标,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局面。
腰街彝族乡位于凤庆县东北部,以政府驻地腰街为名。乡政府所在地距凤庆县城76公里,东南与云县茂兰镇相接,西南与洛党相连,西与小湾镇接壤,北与大理州南涧县小湾东镇仅一江之隔。乡内最高海拔(灵宝山)2539米,最低海拔(鲁邑河入口处)965米,乡政府驻地海拔2060米。全乡国土面积91.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68亩,其中:水田2327 亩,旱地11541亩。林地面积89023.4亩,森林覆盖率73.32%。全乡辖星源、函关、民安、腰街、复兴、开明6个村民委员会,44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彝、汉、白等14种民族。202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6103万元,增长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4351元,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加强宣传 提高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共识
腰街乡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提高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注重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注重解决民族团结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解决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各族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感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使领导班子和党组织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者,全乡各族干部职工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者。
完善机制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
坚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带动全乡、提升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制定了创建工作领导、宣传、考核、督查和奖惩五大机制,从而使全乡创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轨道。全乡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通过扩大宣传,发动一切力量,为搞好创建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建立和完善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确保了创建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通过建立健全督查和领导重点督查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建工作的整体推进;通过加大奖惩力度,树立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了争先恐后、争创一流的创建氛围,促进了创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该乡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贡献,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彝乡腰街得更加绚丽夺目。
周密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紧紧围绕工作要求,严把时间节点和程序流程,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全乡6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规划“两图一书一表一约”在全县各乡镇中率先完成。
抓好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三大”工程与鲜花盛开的村庄建设结合;坚持把提升人居环境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规划、同实施、同推进,努力构建山清、水秀、路畅、村美、人和的乡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增绿、增花、增果、增水、增光、增文“六增”工程。建立人居环境卫生评比积分制,以点带面推进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以“红色爱心超市”为载体,以激励和鞭策措施为抓手,全面落实卫生评比和积分制管理措施,营造了人人关注环境、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以自然村为单位,全面开展“村村整治”工程,在全乡重点打造9个自然村示范村,进行政策示范、机制示范、管理示范、类型示范,通过示范带动腰街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启动全乡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库建设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可行的项目支撑和保障。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乡村绿化、不良风气整治。
科学规划 新型城镇化建设效果凸显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为确保不让一个民族兄弟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路上掉队,该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级有关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作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扎实推进“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特色乡镇建设。委托云南开发规划设计院对该乡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加强集镇管理,制定该乡集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与腰街商会签订管理承包合同,合同包括环境卫生打扫、集镇绿化、垃圾清运、饮水运行管理等内容,有效治理集镇环境卫生,致力打造干净、卫生、整洁、优美的集镇环境。切实加强项目实施,推进城镇化进程。
实施集中安置点5个,集中安置农户205户;实施香堂文化街地灾点搬迁户及分家户安置31户;乡集镇水污染防治项目,集镇部分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巩固集镇饮水、硬化集镇及部分村组道路、发展种植及养殖产业;实施箐村、鱼塘、安平三个省级示范村项目,提升自然村道路、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建设腰街乡敬老院,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又靠近了一步;实施腰街乡公墓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殡葬改革进程;实施2020年上海市对口帮扶腰街乡复兴村、腰街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实施彝乡体育馆建设项目,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严守底线 生态文明建设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改善环境质量与推动绿色发展结合起来,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专项行动,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3%;实现污水治理自然村覆盖率达100%,无生活污水乱泼乱倒的自然村比例达100%。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狠抓生态修复,强化环境治理,生态质量明显提升。
建设布局合理、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绿化系统。深入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推进实现乡村一体化。坚持产村融合发展,点、线、片、面结合整体推进,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突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全乡主干道硬化项目全覆盖、贫困村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电路、网络、饮水全覆盖,为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牢固基础。
深入落实“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和“乡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科学规划、分期实施,加快集镇、美丽家园(村庄)建设步伐,寻脉传承彝族香堂支系图腾文化、朝山文化,打造香堂文化之乡、休闲养生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