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我的启蒙老师
时间 :   2020-09-11 20: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启蒙老师”这个词,是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教语文的李老师反复强调告诉我们的,说他就是我们的启蒙老师。那时农村教育相对落后,我没有上过幼儿园便直接进入一年级学习,对一些词汇是根本理解不了的,对于“启蒙”的意义,也是懵懵懂懂。
李老师当时大概四十多岁,中等身材,体态偏瘦,老是佝偻着背,喜欢背着手走路。农村的老师,和农民的区别是不大的。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使得李老师皮肤缪黑,瘦长的脸上满是沧桑,略显老态。李老师讲课的时候,喜欢坐在讲桌后面的椅子上,右腿曲起,右脚蹬着椅子,左手按着书,右手夹着自己卷的烟卷,头向右上方微侧,一边享受地抽烟,一边深沉地思考,一边严肃地讲课……这幅画面,在我多年以后回想起来的时候,总觉得李老师像极了画报里的鲁迅先生。
 
在我们背着母亲缝制的新书包,装着飘散书香的新课本,充满兴奋与憧憬的入学第一天,李老师便让我们在校园里整齐地排好队,教我们学唱国歌,学唱少先队队歌,尽管那时我们还不是少先队员。李老师站在队列前面,庄重地告诉我们:“娃娃们,咱们念书,是为了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你们要好好学文化,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等我慢慢识得一些字以后,发现校园和教室内张贴的对联,都是李老师亲自用毛笔书写的,内容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内容。这就是我最早接受的爱国主义启蒙教育。
 
那时我们村的小学就两位老师,因为住在本村,所以李老师基本上承担了学校里的一切后勤事务。黑板是李老师自己用水泥抹出来的,干了以后又用墨汁粉刷几遍。墨汁和油漆不一样,用久了容易掉色。我们周末去校园玩,经常会看到李老师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用墨汁刷黑板。教鞭也是李老师折了手指粗的树枝自制的,一米多长,看见哪个娃娃捣乱,李老师的教鞭毫不留情地就甩上了身。冬天的时候,李老师会早早地从家里带着柴禾去教室里生火炉。火炉旁,叼着烟卷的李老师弯着腰,专心致志地架柴加炭,向上舒卷的火苗映红了他的脸。
 
李老师还经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鼓励和帮助学生。为了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李老师自费买了好多新华字典和奖状,奖励学习努力的学生。记得当时李老师规定,如果数学和语文成绩平均分超过85分,可得一本新华字典和一张奖状;如果平均分超过90分,则可得两本新华字典和一张奖状。我的同学杜美丽,得了两本新华字典,但是因为家贫,平时上学用一个白猫牌的洗衣粉塑料袋装着书本,字典根本装不进去。后来,李老师又用自己的工资,给杜美丽买了一个当时让我们觉得非常“高档”也非常羡慕的黄绿色军用书包。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间生活,李老师曾组织了好多有趣的课外活动。没学过美术的李老师会努力地教我们学画画,一棵树,一个苹果、一只小鸭子……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笔地用心画,我们在图画本上一笔一笔地用心描。李老师还组织我们在野地里放过风筝,也组织我们去河边的浅水滩里游过泳……对于缺乏娱乐的农村娃来说,这样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显然是放飞了儿童的心灵和天性的,因此让我们非常向往和喜欢。
 
李老师也非常注重对我们进行热爱劳动的培养。农村的娃娃,其实最不缺乏的就是劳动锻炼机会。但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热爱劳动,李老师会经常组织我们参加义务劳动。我们去离村里很远的滩地里挖过红柳苗子,采过草籽,当然也植过树。还有更特殊的劳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生活水平逐渐好转,家家户户开始张罗着盖新房,帮忙的人手显然有点紧缺。于是,李老师组织我们全校学生三四十人,利用课余时间,浩浩荡荡地帮着村民搬砖、搬土坯。那场面,真是壮观、真是热闹呢。
李老师是我迈入学校的第一位老师,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等方面,确实给了我充满正能量的启蒙教育。虽然教学方面充满了农村特色,但是通过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为我的人生道路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俯首甘为孺子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李老师是所有老师的一个缩影,用平凡的行动默默地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尚、无私和伟大。(赛罕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党委;李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