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破除“材料政绩”树立实干新风
时间 :   2025-01-22 18: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勇涛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在基层治理的大舞台上,一些不良作风正悄然侵蚀着工作效能与干部精力。其中,“材料政绩”现象尤为突出,亟待我们深刻反思并坚决破除,以树立真抓实干的工作新风。


“材料政绩”的盛行,根源在于部分干部扭曲的政绩观。他们将撰写材料、堆砌数据视为工作的核心,而非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驱使下,汇报材料成了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充斥着华丽辞藻与虚假数据,实际工作成效却寥寥无几。一些地方在迎接检查时,准备的材料堆积如山,看似内容丰富,实则空洞无物,对实际工作毫无指导意义。


“材料政绩”严重阻碍了基层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它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基层干部本就肩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从民生保障到乡村振兴,从基层治理到社会稳定,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他们全身心投入。然而,为了应对各种材料任务,他们不得不放弃深入一线调研、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整日埋首于文字材料之中,身心俱疲。另一方面,“材料政绩”容易导致决策失误。上级部门在制定政策、做出决策时,往往依赖于基层上报的材料。如果这些材料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那么基于这些材料做出的决策必然会脱离实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会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要破除“材料政绩”,需多管齐下。首先,要端正干部的政绩观。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刻认识到工作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而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政绩。让干部明白,只有真抓实干,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其次,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改变以往单纯以材料、数据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方式,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将考核重点放在实际工作成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群众的反馈上,让那些真正干实事、出实绩的干部得到应有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最后,要加强监督问责。对那些热衷于搞“材料政绩”的干部,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问责处理。同时,要加强对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杜绝形式主义。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决破除“材料政绩”这一顽疾,让基层干部从材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实际工作中,以实干实绩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贵州省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杨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