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青年干部应在抗战阅兵“新”变化中感悟 和平必胜的时代伟力
时间 :   2025-09-28 19:2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杞云凤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中国以一场气势恢宏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向历史致敬、向和平宣誓。当钢铁洪流驶过长安街;当新型装备列阵受阅;当青春方阵昂首向前,这场阅兵不仅是对胜利的纪念,更以诸多“新”变化诠释着和平的内涵与力量。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应当从这些“新”变化中读懂和平必胜的历史逻辑、实践路径与使命担当,让和平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在行动中结果。


从“新装备”的硬核实力中,读懂“和平需要捍卫”的真理。此次阅兵最引人注目的“新”,莫过于一批新型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具备全域作战能力的隐形战斗机呼啸而过,搭载尖端科技的无人作战装备整齐列阵,智能化指挥系统实现精准协同……这些“国之重器”并非穷兵黩武的炫耀,而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铭记——80年前,正是因为国力孱弱、装备落后,中华民族才蒙受了山河破碎的苦难;80年后,中国以自主创新的国防实力,向世界传递“以实力护和平”的坚定决心。青年干部要从这些“新装备”中感悟“能战方能止战”的辩证法则。和平不是祈求得来的礼物,而是用实力捍卫的权利。正如抗战先辈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今天的中国军人以科技强军守护安宁。青年干部虽身处不同岗位,但“强国有我”的责任同样重大:在科技创新领域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一线扎根奉献;在基层治理中担当作为;每个人的奋斗都是国家实力的基石,都是和平盾牌的一块钢甲。


从“新面孔”的青春方阵中,看见“和平需要传承”的希望。阅兵式上,另一道“新”风景令人动容:受阅官兵中,“95后”“00后”占比超过70%,他们眼神坚毅、步伐铿锵,将青春的朝气与军人的刚毅完美融合;在群众游行队伍里,抗战老兵的后代们举着先辈的照片走过天安门,白发与青丝交相辉映,历史的接力棒在代际传承中熠熠生辉。这些“新面孔”与“老故事”的交织,正是和平精神生生不息的最好证明。80年前,青年们高唱“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用生命换来了民族独立;今天,青年干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更需以行动诠释“和平传承者”的角色。无论是守护边疆的战士,还是投身公益的志愿者;青春的力量始终在为和平事业注入动能。青年干部要以受阅青年官兵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华章,让和平的薪火在代代传承中永不熄灭。


从“新表达”的开放姿态中,读懂“和平需要共赢”的胸怀。与以往阅兵不同,此次纪念活动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与分列式,多国领导人通过视频送上祝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全程。从抗战时期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到今天的“携手护和平”,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践行“世界和平建设者”的承诺。阅兵式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守护二战胜利成果”等标语格外醒目,这些“新表达”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和平不是一国的独善其身,而是世界的共同事业。青年干部要从这种“新表达”中领悟“胸怀天下”的格局。今天的和平,早已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孤立状态,而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休戚与共的责任共同体。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面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抬头,更需要凝聚和平力量。青年干部应培养国际视野,在对外交流中讲好中国和平故事,在本职工作中践行合作共赢理念,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胸怀,为推动世界和平贡献中国青年的智慧。


让和平必胜的信念照亮复兴之路。80年前,抗战的烽火淬炼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80年后,阅兵的“新”变化让这一真理更加熠熠生辉。青年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应当以此次阅兵为镜,从硬核实力中汲取底气,从青春传承中激发动力,从开放胸怀中拓展格局,让和平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在行动中开花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愿每一位青年干部都能以历史为鉴,以奋斗为笔,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书写捍卫和平、守护安宁、推动共赢的青春答卷,让和平必胜的旗帜永远在复兴之路上高高飘扬!(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人民政府:杞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