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剑河县岑松镇: 平加村红心猕猴桃映红致富路 “黄金果”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 :   2025-09-11 20:3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黄炎森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初秋的山风带着清爽的凉意拂过剑河县岑松镇的山野。在平加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这幅丰收的画卷格外动人——连片的猕猴桃藤蔓沿着支架蜿蜒伸展,翠绿的叶片间,一个个红心猕猴桃饱满圆润,果皮泛着诱人的褐绿色,凑近便能闻到一股清甜的果香,让人未食先醉。

_DSC8113.JPG

为全方位展现平加村特色产业从“小种植”到“大产业”的蜕变,生动讲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富民故事”,近日,岑松镇政府联动县融媒体中心,组建了一支由镇政府工作人员、摄像师、文字记者组成的专项拍摄小组。他们带着专业设备深入基地,用镜头记录下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鲜活瞬间:从种植户小心翼翼采摘果实的专注模样,到工人细细挑选、打包猕猴桃的忙碌场景;从藤蔓间挂满果实的丰收盛景,到村民谈及收入时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每一个画面都饱含着平加村发展产业的活力与希望。


“我们平加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山区,土壤是疏松透气的砂壤土,加上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猕猴桃糖分足、果肉细,口感比别的地方好不少!”面对镜头,种植户邰大叔手里捧着刚从藤蔓上摘下的猕猴桃,语气里满是自豪。他笑着算起了“增收账”:“以前没搞产业的时候,我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在家种点玉米、水稻,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几个钱。这几年多亏了政府的帮扶,不仅帮基地引进了‘红阳’‘东红’这些优质红心猕猴桃品种,还请了农业专家来村里手把手教我们剪枝、授粉、病虫害防治技术。现在基地亩产比以前提高了30%,我在基地务工每个月能拿3000多块钱,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一年收入能有近5万块,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


拍摄间隙,村里的产业负责人邰武还向记者细细梳理了平加村猕猴桃产业的“成长史”。早在2011年,平加村便瞄准当地 “高海拔、低纬度、无污染” 的生态优势,尝试小规模种植猕猴桃,但由于品种老旧、技术落后,产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岑松镇政府将平加村猕猴桃产业列为重点扶持项目,提供树苗和化肥,协调资金,完善基地的灌溉设施、产业路。如今,平加村猕猴桃种植规模已从最初的几亩扩展到40亩,年产猕猴桃近16000斤,产品通过淘宝、拼多多等线上电商平台,以及与县城商超、水果店签订的线下供货协议,销往全国十几个省份,“平加猕猴桃”的名气越来越大,曾经不起眼的“小果子”,真正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_DSC8122.JPG

此次专题拍摄完成后,相关视频、图文内容将通过县融媒体中心的相关平台、“特色小城镇岑松”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推送。一方面,通过直观的镜头语言,向外界全方位展示平加村猕猴桃的品质优势与产业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经销商、消费者关注,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让“平加猕猴桃”走得更远。


下一步,岑松镇将继续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助力平加村猕猴桃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效益好”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能。(剑河县岑松镇人民政府:黄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