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亮优势提振信心 商指数助农增收——凤庆县“持续商指数 助力茶产业”院坝协商议事侧记
时间 :   2025-03-17 19:4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洪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忆往昔百年家国情怀,看今朝一盏滇红飘香。近日,一场由凤庆县政协、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共同搭台,以“持续商指数 助力茶产业”为主题的院坝协商在春天开始,达成“统一思想,提振信心”“预测指数,助农增收”两点共识。这是凤庆县政协第四次以“院坝协商”的方式助推茶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如此持续协商,细品协商主体和各方代表的发言,协商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秉持为民情怀持续协商

为何持续协商?县政协委员、滇红集团执行总裁冯之俊说,茶叶作为凤庆的重要农产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我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商议预测茶叶鲜叶价格指数,对凤庆茶产业而言,犹如“晴雨表”、“风向标”。据调研了解,凤庆滇红茶联盟自2021年成立以来,每年商议预测发布鲜叶收购价格指数。2022年作出增长10%预测,全年实际增长10.58%;2023年预测增长6%以上,实际增长6.87%;2024年预测增长5%以上,全年实际增长5.8%。每年的增长都实实在在体现在茶农的增收上。


笔者与凤庆县政协副主席卢江凌了解到,这是一次“党委出题、政协接题、联盟解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县委政府始终重视凤庆滇红茶产业发展,关注茶农增收,在县委常委会上,县委提出“持续推动茶叶鲜叶价格指数议价性协商”的要求,并安排政协牵头落实。县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对此作了专题研究,组织开展商前调研,决定以滇红茶产业联盟协商议事会、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搭建协商平台,召开以“持续商指数 助力茶产业”为主题的院坝协商会议。这个选题是一个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基层所难、政协所能的民生议题,体现了协商切口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导向。


立足自身优势提振信心

为何信心满满?四次持续协商深化了对凤庆滇红茶产业发展的认识。基地大而优。凤庆县有茶园51.59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6.97%。2023年,全县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48.87万亩,成为云南省唯一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为凤庆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原料基础。有一套规范严谨的生产技术规范。在联盟的推动下,2021年,制定并发布了《凤庆红茶团体标准》;2022年,制定并发布8项技术规程;2023年,制定并发布经典58、滇红1938、新式茶饮基底茶3个公共品类产品标准和产品标准实物样。凤庆滇红茶品牌久负盛名。2024年凤庆滇红茶品牌价值评估已达45.83亿元,“凤庆滇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标”规范运行,“凤庆滇红茶”区域品牌广泛推广应用,品牌影响力及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滇红茶人张贵景带着传承百年的滇红茶制作技艺和来自云南临沧的茶香,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向世界展示滇红茶的独特魅力。茶叶市场注入新活力。新式茶饮基底茶的出现,云南白药、农夫山泉等知名企业的经销商的进入凤庆茶叶市场,为凤庆茶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凤庆茶产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进一步提振管好茶、制好茶、卖好茶的信心。


干字当头靶向发力促发展

通过协商,预测2025年度茶叶鲜叶价格稳中有升,全年茶叶鲜叶收购综合价格较2024年增5%以上。这一指数的确定,既是对市场的科学预测,让企业加码奋进,更让广大茶农看到增收的希望。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理事长苏向宇围绕落实协商意见作了情感至真的表态,将迅速把协商意见传达到联盟各茶企,从春茶鲜叶收购开始,以合理的价格增涨机制助推优质茶原料基地建设,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农增收。


有人说“卖茶人离不开制茶人,制茶人离不开种茶人”,这是对茶叶种植、生产、销售三者关系的最直白解说。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我们的金字招牌。如何建优基地?就是要在坚守绿色基地金字招牌上着力。发挥联盟企业引领作用,完善企业基地管理组织体系,拧紧“产业联盟+精制龙头+初制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闭环利益链条,进一步绑紧利益联结,用好价格指数,落实凤庆县茶园管理技术规范,督促茶农管好茶、采好茶,在科学管护上下功夫,在绿色、有机上下功夫,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茶农户与企业共同分享生态价值红利。如何做强品牌?就是要在守好“凤庆滇红茶”这块金字招牌上着力。规范用标,严格执行“凤庆滇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加大茶叶科技研发力度,广泛应用新机械、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茶产品迭代升级,真正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凤庆茶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联盟企业代表罗金洲说,为使产品具有独特风味,必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品升级,凤庆茶以大叶种原料制作传统形态滇红茶风味方向尚有空间,我们应该依托茶树资源优势,研发新型茶叶产品。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改革,推动传统产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凤庆实践。如何应对市场?就是要在加强滇红茶产业联盟自身建设上着力,健全完善联盟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落实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轮值制度,常态化开展品牌活动和协商议事活动,促进联盟企业相互学习,互通信息,握指成拳,抱团发展,抱团出击,企业集中推介,突显集合效应,不断提升凤庆滇红茶的市场影响力,真正实现茶农、茶企、消费者等多方共赢。(凤庆县政协: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