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构筑文化建设新高地
时间 :   2025-01-24 13:2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唐春秋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与党的科学理论深入互动,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增强理论学习,强化政治责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摆在面前的有机遇也有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具现实针对性,它的诞生既是因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将赋予中国更多破局前行的勇气。身处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新媒体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相互争夺、斗争的主战场和新阵地。“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干扰和侵袭着人民文化需求的正当选择。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利用好“学习强国”等APP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补足精神之钙,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在理论学习上力求深学一层、多悟一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传递正能量,构筑自信自强的精神新高地。


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动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奋进新征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联系村各项工作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强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和完善村规民约,在广大村民之间形成文化共识、文化自信,开创基础治理的新格局。在新征程上,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强,总结实践经验。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其中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基因和历史底蕴,是我们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也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要走好文化自强之路,要把握文化自强之本,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文化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掘民族文化的当中的精神瑰宝。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的“富矿”中汲取养分,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立足新征程,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做好文化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人民政府: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