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资讯 >
综合资讯
警惕品牌恶意营销不良导向
时间 :   2024-11-20 20:0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亚婷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如今资本市场,做好一个品牌并非一人之力,是企业各部门力量的总和,品牌商业营销所传达出的价值导向往往是企业自上而下风气与价值观的体现。当一个品牌营销内容带有明显恶意不良导向时,极大可能是此企业整体、行业内乃至社会价值观缺乏与风气不正的体现。


近日,曾经靠打情怀牌坐稳国内日化市场的老牌国货品牌“蜂花”遭到消费者抵制。主要原因是其品牌官方账号在某平台发布了一篇“看清什么是真假闺蜜”的漫画作品以宣传自家精油洗发水,漫画页面满屏“贬低”“阴阳怪气”“假心假意”“见不到别人好”“绿茶”等字样,内容以展示恶意丑化后女性之间友情为主,真正有关产品宣传的内容却寥寥几笔。


要知道,蜂花作为一个主打洗发护发用品品牌,女性消费者在其客群中占比更重,营销广告恶意丑化女性相当于“自断财路”,一个成熟的企业必然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更何况蜂花品牌一向善于利用“蹭热点”套路进行正向营销,此前:某头部网红因为不当言论陷入舆论漩涡时,蜂花趁机推出“75元五斤半洗护套餐”,并联动其他国货品牌,在直播间搞起了“国货大团建”,这一操作抓住了消费者的国货情怀,并在深化了自家品牌产品“便宜大碗”的性价比路线。


蜂花在清楚自己目标客户群体的前提下,此次却利用恶意丑化女性形象的方案来恶意营销,让消费者难以接受。虽然蜂花官方在事后很快发布道歉信,却仅将此恶意营销行为解释为“品牌营销内容把控及审核流程方面存在漏洞”。


对于近年屡次出现企业或品牌恶意营销不良导向的情况,有以下三点思考。


一、 企业整体价值观缺失。多数陷入恶意营销丑闻的企业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企业本身文化底蕴单薄,价值观缺失。一直以来靠营销怀旧、民族自豪感、慈善等不同热点唤起消费者情绪来打造不同品牌,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收获一波不错的收益,但对于涉及到价值观层面的情感,这些品牌却“无能为力”,因为它们并没有能引发消费者共鸣的实力,品牌运营只能停留在利用“刻板印象”“网络热梗”等进行营销的层面,正是如此,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这种脆弱的情感联结很容易被其他品牌所取代。


二、 业内风气不良导向。虽说利用“刻板印象”“网络热梗”等进行营销是某些品牌的营销手段,但近年屡次出现企业或品牌对某一性别或者某一群体进行针对性恶意营销不良导向的行为,我认为是业内风气不良导致企业上层进行了错误的决策,业内类似于拉帮结派、裙带关系等的不良风气,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各个企业内优秀人才的流失与结构性腐败导致了不良恶意营销方案的评估、制定、团队建立、审核与实施等过程均“顺风顺水”,企业不良的风气侵蚀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影响员工敢于创新能力的成长与团队内多方位意见的“碰撞”,严重影响了企业或品牌的发展。


三、社会舆论走势未明确。针对性恶意丑化营销的行为说明企业或品牌无法把握正确舆论方向。企业或品牌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把握舆论走势,坚定的加强理论研究和正面宣传,坚持实事求是于客观公正,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停止不良舆论传播与恶意营销手段,在营销与品牌宣传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主动引导正向价值观。(榕江县崇义乡人民政府:王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