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巩固这一指导地位,就不能仅停留在“学习”层面,还需要将理论深度“武装”起来。要将理论的“影响力”、“原创力”和“繁荣力”转化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实的理论引领和精神保障。
展现理论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意识形态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在党的百年历程中,从陈独秀、李大钊到毛泽东,无数共产党人在激烈的斗争较量中不断地延伸拓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土地”,才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然而,真理不会立刻辨明,甚至会出现反复。现在,理论的交流交锋越加激烈,更有人拿起意识形态的“武器”挑起争端,混淆视听。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只好奋起反抗。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列数据,帮助群众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要敢于交锋,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直接亮剑,坚决回击,以正视听。要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说服群众,引领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的脚步。
激活理论“原创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面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开辟出21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新天地”。为此,要筑牢“根与脉”,推动经典作家原稿的收集研究,建立权威的文献平台,在传经布道、正本清源中,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浚通“源与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激活其生命力,推动文化的涅槃与新生。要连接“中与外”,用视野的不断开阔带来“地理”上的解放,拥抱世界,广纳一切优秀文明资源,催生出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理论成果。
厚植理论的“繁荣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世界文明剧烈变动冲突的今天,像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党,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之“矢”去射民族复兴、强国建设之“的”。不仅占据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更具有“教化”的神圣性。理论要佑护“人”、繁荣“人”,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要引导人民吸收新时代的“伟大变革”,领悟新文化的“现代传统”,从而唤醒人民的“内心力量”,使人民有“家园”可寄托,有方向不漂泊。要通过发扬学术民主,打造学派学府,催生出一批峰峦如聚的思想大家和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火种”流布人间,润心启智,培根铸魂。要做好教育普及,建好思政大课堂,出版一批喜闻乐见、服务大众的理论作品、影视与馆校,使理论有载体、有脉络,不轻浮,增加人民理论认同的深度和质量。(山东省海阳市委组织部:史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