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拜城县委统战部(民宗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管理、高质量推进,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落地见效,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4年以来,县委统战部(民宗局)争取到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942万元,建设项目6个。项目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直接受益群众覆盖全县4个乡镇2万余人。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增加各族群众的收入,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各族群众营造和谐共处、团结一致、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用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念好“谋”字诀,在优化资金分配上下真功。严格落实《拜城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细则》要求,坚持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引领民族工作,切实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库,认真指导各乡镇及时把各族群众急需的项目申报入库,不断优化项目配置,做好项目储备,确保项目及时入库、储备充足。严把项目报审关,规范项目实施的各项程序,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统筹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增进共同性为导向的整村规划建设、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为内涵的民族村寨廊带建设、以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为支撑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建设,确保资金真正用于各族群众迫切需要、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项目上,切实提升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物质和精神基础。
念好“融”字诀,在强化资金使用上下深功。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对民族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民族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将突出“融”的项目优先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认真做好项目方案策划及包装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特别是在项目立项、项目建设、项目竣工等环节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在项目建设地同步做好公示牌、宣传栏建设,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做到项目实施到哪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就做到哪里。依托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建设,及时挖掘和宣传项目实施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背后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念好“管”字诀,在深化资金管理上下实功。严格按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要求,加强对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监管,设立项目资金专账,确保资金管理规范、安全、高效。切实发挥部门主体责任,加大项目入库审核力度,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高资金支付效率,认真做好项目实施、验收、管护等环节管理工作。从严实施项目验收和资产移交,切实加强对资产运营管护情况监督,确保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实行项目建设动态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做到事前有谋划,事中有监督,确保资金用对地方、程序规范、实效明显。(拜城县委统战部:马红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