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原县围绕县委中心任务,聚焦离退休干部人才、活动、服务,在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打造新引擎、展现新作为、激发新动能,有效激发了老干部、老党员在积极作为中焕发新活力。
人才聚智,打造“银领”赋能新引擎。以离退休干部后备人才库管理、平台打造、志愿活动为导向,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引才”着力点。挖掘全县老干部资源“富矿”,实行拉网式摸排,吸纳20余名离退休干部充实“银领智库”,深入开展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矛盾调处等志愿服务,让老干部成为服务中心、示范引领的重要力量。二是建好“育才”阵地点。按照“六有”“四配备”标准,创建城市社区“银领之家”6个,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等建立“五老”工作室11个,定期组织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20余场,助力离退休干部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三是把握“用才”关键点。围绕实现离退休干部人才价值最大化,根据社区需求,鼓励退休干部参与“动动手”便民维修队、“盯得紧”环境护卫队等“六支队伍”,参与社区治理34场次。同时,结合退休干部岗位特点、工作特长等,开展助力“两河牵手”宣传、“以老助老”服务、未成年人防溺水等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
活动聚心,展现“银领”先锋新作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社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发挥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是助力社区治理。建立健全“党建+作用发挥”工作机制,动员退休低龄党员争做文明公民教育辅导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等。结合社区需求“三张清单”,推出西苑小区加装电梯服务项目、张官店“颐养安福”友好社区项目,为广大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创造条件。二是助力文化传承。依托春节、端午节、七一等传统佳节,引导有特长有意愿的离退休干部变身文化“传承员”,开展包饺子、包粽子、剪纸等活动20余场,让传统文化“热起来”。发挥“五老宣讲团”成员特长,开展“红动齐鲁 银龄增辉”红色宣讲活动13场,录制红色宣讲视频2个。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吨半粮”创建、畜牧强县建设等,吸收农业、畜牧、蔬菜等单位退休干部,开展送技下乡5场次。组建夕阳红老年艺术团、德原街道老年艺术团等文体志愿团队,积极开展戏曲文艺下乡进村、农村新风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40余场,为乡村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贡献银龄力量。
服务聚力,激发“银龄”生辉新动能。深入实施离退休干部人才队伍服务行动,突出政治关怀,加强正向激励,全面释放离退休干部优势作用。一是抓服务保障。推行“荣退+报到”模式,通过专题谈心谈话、举办荣退仪式等,强化离退休干部政治引领。开展“赞辉煌成就 聚银发力量”专题调研4次,收集离退休干部意见建议17条。二是抓平台建设。整合现有资源,打造“银耀平原”党建品牌。挖掘老干部资源富矿,积极引导退休干部发挥特长,加入老干部诗书画协会、文体协会、历史研究会等,目前已集聚老干部党员120余人。搭建关心下一代工作平台,组织“五老”队伍深入校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宣讲等活动20余场次,参与学生4000余人。三是抓保障激励。推进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与时间银行、积分超市、老年大学学费减免等活动深度融合,以“小积分”推动“大治理”,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减免学费管理办法》,老年大学105名学员参与志愿服务学员享受学费减免机制,激发了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实施加大对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员、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宣传表彰力度,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平原县委组织部 :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