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基层干了十多年的公务员,少不了到群众家中走访面对面交流,工作中我常常想,基层联系群众、走访群众,究竟应该“访”什么呢,以下就这个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走访不是走走看看,首先要“访”出群众的心。刚入职的时候,单位安排我到村里驻村,从校门到机关门,缺乏相应的工作经历,最初的几个月,虽不能说工作碰壁,但也总是摸不到做事的法门。有一次,村内一位大姐到我的办公室,坐下便开始哭,面对着年龄比我大许多的她,我一时语塞,就在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对桌的同事帮我缓解了现场的尴尬。他先是热情地招呼大姐坐下,帮她冲好茶放到刚刚好的温度,端到她的手里,让她不要着急,做这些的同时,和她谈家里的情况。“现在农忙都差不多了吧”、“家里有多少人呢,都在做什么呀”……慢慢地,大姐的情绪缓解了,开始和同事敞开了说那天的状况。其实,当天的事情并不复杂,是经常会遇到的邻里矛盾,大姐觉得受到了委屈,便到镇上找到了驻村的我。送走大姐后,我开始思考,平时在村里也到过这两位群众的家中,为什么对他们的情况还是不了解呢,我心里有自责、有不解,看到同事和她对话的方式,我明白,是我太着急了,急于了解村内的情况,结果只是了解了人口户籍这些纸面上的数字;急于熟悉每一位群众,反而让入户变成了走走看看。之后再到村里熟悉情况,不再限于了解客观情况,而是多和村“两委”谈、多到群众家中谈,慢慢地我认识到,联系走访群众,第一条就是和群众真心换真心,只有让群众放下距离感,愿意敞开心扉真正开始走近彼此,那才是沟通和联系的开始,才能“访”出群众的心,才算迈出了走访的第一步。
走访不是任务打卡,关键要“访”出群众的情。现实工作中,不同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让一些走访听起来名字不同、看起来任务不同,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干部很容易错误地把走访理解成一项任务,打卡完成即可,没有真正发挥走访的作用,最终他想完成的那个“任务”,往往也只是浮于表面无法完全落实。事实上,事情发生在过去,不会变化、没有情绪,但人是有感情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即使对同一件事,作出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以投诉、信访这类直接面对群众诉求的工作为例,群众反映的并不一定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这种时候,基层干部在走访回应的时候,不能仅仅为了答复而走访,更不能因为群众的诉求有不合理的成分就先入为主,而是要主动倾听,主动了解群众在当时情况下的想法,了解群众目前对事情的看法,了解群众提出这种诉求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关注群众真正想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用心“访”出群众的情,才能维护共同的“理”,办好共同的事,走访才算实现了真正的意义。
走访更不是一走了之,最终要“访”出群众的事。基层走访要真正做到让群众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最终是在用心用情之后,“访”出群众的事,从而用力“纾民困、解民忧”。像淄博的“第一书记”刘昌法,在扶贫驻村的几年里,用自己的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真情,也用自己的行动,回应了群众的真情,用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用行动将群众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基层工作可能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一件件民生小事,其实,无论是就业、教育、医疗、住房,还是水电暖价格,即使信息传播迅速,但电子化的信息传播速度,始终代替不了面对面交流的温度。比如,无论是社区还是农村,冬天的时候走一走,问一问家中如何取暖、温度是不是稳定、还有什么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可以当场解决立即就办,不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协调,不能解决的立即解释。这样的走访一次次累积起来,就构筑了一个地方的民生温度。
事实上,每一次入户对于基层干部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契机,是了解一手情况最好的方法和途径,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一旦到了群众家中,就要让自己置身其中,把自己当成是群众的家人,一家人当然心贴心,只有这样,才能访出真情,访出实效。(山东省桓台县委办公室: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