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一些地区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组织部门要积极探索人才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通过健全政策机制、搭建平台载体、优化服务环境等方式,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政策先行建机制,搭建“千帆竞发”引才体系。政策如纲,举而目张。建立完善的人才政策机制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要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严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责任制度,切实用制度体系压实人才工作责任,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要统筹地区发展实际,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研究出台人才工作细则、人才引进办法、人才振兴方案等文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促进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持续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引育行动,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抓实抓细具体政策内容的优化完善,着力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农业领军人才。
集聚资源搭平台,构筑“百木成林”聚才磁场。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建强高能级农业领域平台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要集聚地区资源优势搭建多元化平台,真正为各类人才在农村干事创业、实现梦想提供广阔舞台,这是新形势下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要持续深化企业、高校、院所产学研融合发展,创新“校地”“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深度聚焦人才、平台、要素集聚,探索发展现代化数字农业,着力打造科技人才集聚区、创新平台先行区、产才融合示范区。要聚焦农产品深加工、种业创新等细分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以更大力度推进实践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联盟、研发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人才在农村有空间发展、有舞台施展,精准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一线开展科技指导和技术服务。
强化保障优服务,打造“万马奔腾”留才生态。近悦远来,归如流水。强化保障措施、优化服务环境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一环,无论是引育人才,还是用好人才,归根到底是留住人才,要始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硬举措”和“软实力”两手发力,在保障服务和优化环境方面实现突破。体制机制方面,坚持党委班子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实施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持续优化人才环境评价机制,着力提升各类乡村人才的归属感;生活事业方面,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开辟人才服务就学、住房、医疗、晋升等绿色通道,在项目支持、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科技服务等关键方面给予保障支持,保证各类乡村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营造氛围方面,加强人才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浓厚公平公正、尊重人才的干事氛围,不搞论资排辈、允许宽容失败,让乡村人才工作有干头、干事有劲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就要用好乡村人才“金钥匙”,才能打开乡村“振兴门”,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奋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描绘新蓝图。(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组织部:高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