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是实现强国梦的翅膀,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们各级党员干部都要抓住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增强创新自信。中国几千年灿烂文明中蕴藏着宝贵的创新智慧,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从造纸术、指南针到火药、印刷术,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科学技术成果,都饱含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创新基因。近代中国遭遇屈辱和磨难,但中华儿女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创新的步伐,几十年来中国科研工作者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创新实践,更给当下科技工作者增强了底气、提振了士气。“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5年后,我国第一枚弹道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这是老一辈共产党人面对质疑之声给出的最好答案,也是中国人应当具备的创新自信和自强精神。我们这一代人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大胆探索、勇敢前行,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开辟前人未曾见过的崭新事业。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任何创新都是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突破思维桎梏,让思想“活”起来。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闪烁着先试先行、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和智慧谋略。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处于绝境、生死攸关,出奇兵四渡赤水,展现灵活机动的决断创新能力。改革开放时期,总设计师本着“变通革弊,与时代宣之”的远见卓识,以大无畏的豪迈气魄,力排众议,倡导了改革开放,为今日的腾飞奠定下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形势新要求,瞄准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有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创新性探索,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伟大政党,青年一代要从百年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汲取创新智慧,涵养胆识和魄力,面对前进征程上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上下求索、锐意进取,永不僵化、决断担当,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创新姿态和创新勇气。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也永葆创新韧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幻想毕其功于一役,要拿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创新创造进行到底。当年青年人要保持恒心与耐力,保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十年磨剑,久久为功不松懈,坚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早日实现。(中共枣阳市委组织部:化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