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小红书被查处,网络平台需扛起维护生态的主体责任
时间 :   2025-09-11 19:1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风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针对小红书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重点环节频繁呈现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及琐事类不良信息、破坏网络生态等问题,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对其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这一处罚不仅是对小红书的警示,更向所有网络平台重申了“守规运营、维护生态”的底线要求。(2025年9月11日 网信中国)


作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内容平台,小红书虽属行业“后起之秀”,但在互联网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的当下,“落实主体责任”本应是其日常运营的基本准则。然而此次被查,暴露的正是平台“重流量轻合规”的短视思维,为追逐点击量与用户活跃度,无下限炒作明星八卦、放大私人琐事,让无关紧要的娱乐化内容充斥平台,既挤占了有价值的信息空间,也背离了丰富网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的初衷。这种“只算商业利益账,不算社会责任账”的运营模式,注定难逃监管追责。


小红书的问题并非个例,当前部分网络平台仍存在类似的监管漏洞。从短视频内容低俗化、打色情擦边球,到直播中主播语言粗俗、肢体夸张博眼球,甚至出现“老人被女主播诱导,将家中仅有的6万元积蓄全部打赏,其残疾妻子生活陷入困境”的极端案例,这些现象的背后,本质上都是平台“监管缺位”的结果。平台若始终对违规内容“视而不见”,将“流量至上”凌驾于社会责任之上,不仅会让用户权益受损,更会不断侵蚀健康的网络生态。


尽管国家网信办已多次开展“净网”行动,整治网络乱象,但要实现网络生态的长效净化,不能仅靠监管部门的“外力推动”,更需要平台主动扛起“内生责任”。若平台始终将监管视为“应付检查”,在日常运营中放松审核、放任违规,“净网”便容易沦为“一阵风”,难以取得长远效果。真正的合规运营,应是将“内容审核”融入日常流程,将“生态维护”纳入发展规划,从源头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而非在问题曝光后才被动整改。


此次小红书被查处,无疑是对全行业的一次提醒,在流量社会中,网络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博眼球的低俗内容”,而是“有价值的正向传播”;平台的长远发展,也离不开对“社会责任”的坚守。对于其他仍存在类似问题、或被用户频繁举报的网络平台而言,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而应主动对照法规自查整改。今日小红书因漠视责任受罚,若其他平台继续放任违规,终将面临同样的监管处置。


维护健康的网络生态,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平台的“独角戏”,而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责任”。希望小红书及其他网络平台能以此次事件为戒,真正将“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用合规运营、正向内容守护网络空间的文明与和谐。(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