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新媒体逐渐渗入到民众中,新媒体成为受众接受和传播消息的有实时性的媒介。而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不再仅仅作为消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的作用在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上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作为国家认同中重要部分的民族认同的构建,互联网时代也提供了更好更有效的平台。
新媒体在民族认同中体现的两面性。
新媒体的发展的优越性也带来一定的弊端,特别在推动民族认同的两面性有所体现。一方面来看,新媒体的双向交互性提供了民众的言语表达平台。但是在表达交流时,各民族民众的双向互动中可能会激化民族问题,特别是在较大基数的网民条件下,可能存在民族宗教、民族习俗等问题互动时带来的民族问题,在互联网下。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融合。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互联网时代下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新媒体提供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平台,通过多样的、生动的形式让各民族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从而使各民族之间通过交流、了解增强民族认同,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民族问题。
因此,互联网时代下,民族认同的构建需要全面地认识新媒体的多样性,以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从而使新媒体互动在民族认同的构建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媒体的积极引导带动受众与国家事件集体记忆的构建。
新媒体中推动民族认同也需要集体记忆的构建,而集体记忆的创造主要是来自国家事件。如何放大新媒体推动的民族认同,互动过程是关键的步骤。因此需要新媒体的积极引导,从而使各民族的新媒体用户通过积极参与来不断地加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因为新媒体用户的表达是自发式的,所以需要新媒体进行积极地引导。媒体自身和用户自身爱国主义话语的表达不断地在推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新媒体的引导同时需要关注对于平台创造的管理,对于用户的评论需要进行筛选和呈现,从而使新媒体在推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构建上尽可能发挥积极且有效的作用。
自媒体用户需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下,很多自媒体用户油然而生。以李子柒为代表的自媒体用户以短视频的方式对民族文化等进行传播,给大众展示了最传统的染布、传统吃食的制作等等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自媒体用户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对外不仅仅是以不同视角展现我国传统的文化,对内也是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在这样的自媒体用户的参与下,能够使各个民族不仅仅能够互相了解,而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自媒体用户的积极参与下,新媒体能够在民族认同的构建上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新媒体传播中要注重正面的舆论引导。
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个体用户的互动会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关于负面且虚假的舆论,由于个体用户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情感的不一致,会导致某些负面舆论的虚假传播。这在民族认同的构建上可能会激发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而面对造成或者有趋势的负面舆论,新媒体应该及时关注和制止并做出正面舆论的引导。使各个民族在通过新媒体的交流和交互中,能够积极且有效地相互了解和和谐共处,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传播的负面作用。同时,传播的内容也需要结合当下的发展趋势,从而才能达到有效且公众更加接收的信息的传播内容。(惠水县涟江街道办:刘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