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来临,随着极端天气变化无常,不少地区交通、食宿等受到影响,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需重视。
一是汛期基础设施被破坏。随着暑假的来临,亲子游、研学游、郊外游等乡村游发展势头迅猛,综合露营、民宿、餐饮、水上娱乐、亲子活动等多业态为一体的“微旅游”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是汛期的来临,极端天气带来的内涝或者洪灾导致房屋、道路等遭受一定程度的损毁,甚至是被冲垮,也冲垮了本就脆弱的乡村旅游。水、电、通讯在短时间内受到影响,对于抗风险能力相对差、体重更小的民宿来说,洪水退去后所带来的后续影响仍一直持续,想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快速的灾后修复和重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二是汛期安全风险增加。长期以来大的降雨量,易导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对旅游基础设施造成损害,还对游客的安全构成威胁,从而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安全风险,乡村旅游多半在自然资源有极大优势的村寨,地质地貌复杂,受连续强降雨的影响,土壤湿重,自然灾害风险高,加上大多数乡村民宿依山傍水而建,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对于涉山涉水户外旅游、公园、林场等景区,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许多景区会采取关闭或限制访问的措施。导致缺乏接待能力。三是灾后重建跨度大。近年来,郊外游、微度假等新业态一时之间成为消费者的宠儿,也扩大了民宿建设的范围,许多集露营、餐饮等于一体的乡村都成为度假需求的承接地。乡村民宿因更贴近大自然更是火爆,但也存在所在地市政设施不完备的状态,且乡村旅游依托的是自然和生态资源,受客观因素限制,度假区一旦受到外界不可抗力的损毁没办法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整体旅游业态的生存空间和自我修复能力都被大大削弱,重建或恢复上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一是精准宣传提升热度。精准设置乡村和城市结合的全域旅游线路,瞄准近期游客聚集的热门区域,并设置精品路线,在实战中发现问题,补足短板。二是强化应急预案。引导景区制定或优化预约措施、最大程度满足游客需求。三是统筹协调做好服务保障。做好交通的疏导,加强住宿业管理,更好满足广大游客不同层次住宿需求,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秩序井然。(榕江县仁里乡人民政府: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