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清风人物 >
清风人物
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记库车市第二中学教师刘博宇
时间 :   2025-09-11 19:3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红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库车市202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库车市第二中学教师刘博宇的事迹分享,让在场众人深切感受到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挚爱与对责任的坚守。十二年前,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刘博宇从哈尔滨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库车,如今这里早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十二载春秋,她以爱为犁、以责任为种,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深耕不辍,成为无数孩子逐梦路上的“引路人”。


逆风翻盘:带“垫底班”走出困境

2019年,学校将全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交到了刘博宇手中,这个班的成绩比同级其他班级落后20多分,学生不仅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也散漫浮躁,课堂纪律与班级卫生问题突出。


接手班级后,刘博宇没有急于抓成绩,而是先从“班风建设”破局。每天下晚自习后,她都会陪着学生一起返回宿舍,耐心督促他们安静就寝、整理内务;大扫除时,她不只是指挥,更是挽起袖子和学生一起扫地、擦窗、整理课桌。一个多月的以身作则,让班级风气悄然改变:在学校月度量化考核中,这个曾经的“问题班”以满分成绩位列全校第一。当班级旗帜在校园上空升起时,学生眼中的自信与自豪愈发浓烈。


风气正了,刘博宇开始聚焦学习习惯培养。她坚持每天早到晚归,下午吃过晚饭便早早来到教室做题备课——当学生陆续走进教室,看到老师专注的身影,也渐渐收起了浮躁的心。“入室即静、专注学习”的习惯慢慢养成,班级成绩也一步步攀升,最终实现了从“全年级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华丽逆袭。

屏幕截图 2025-09-11 193922.png

温暖守护:助困境学生圆梦军校

2021年,刘博宇班上一名重组家庭的学生,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强势的父亲阻断了他与生母的所有联系,高三关键时期,继母又生下弟弟,多重打击让这个曾经开朗爱笑的男孩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眼里的光也渐渐熄灭。


看着学生的变化,刘博宇急在心里。她一次次主动联系学生父亲,耐心劝说其不要隔断孩子与生母的情感联结;在学生18岁生日当天,她精心准备了一后备箱零食和学习用品,还悄悄联系上学生的生母,录制了一段满含祝福与鼓励的视频。当学生看到视频时,先是愣住,随后眼泪止不住地流淌——那是压抑许久的情感终于有了出口。


此后,刘博宇成了学生与父亲之间的“桥梁”:她经常找学生聊天,把孩子的委屈与期待转达给父亲;也多次与父亲沟通,让他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慢慢地,父亲开始重视孩子的感受,多次从拜城赶来学校看望他。重新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学习。2022年高考,他以53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军校。


进入大学后,这名学生始终与刘博宇保持联系:有空就打电话、发微信分享生活,每年假期都会特意从拜城赶来探望她。在刘博宇心中,这份超越师生的情谊,早已让彼此成为“家人”。


两难抉择:以责任坚守三尺讲台

2024年7月,生完二宝仅两个多月的刘博宇,毅然选择重返校园——她放不下自己带了两年的学生,彼时孩子们即将升入高三,这是人生关键的“冲刺期”,她知道学生“等不起”。


可返校仅一周,家人传来的噩耗让她陷入崩溃:父亲突发脑干出血,躺在ICU里生死未卜。握着电话的刘博宇手心冰凉,却哭不出一滴眼泪。那一夜,她彻夜未眠,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此时离开,学生不会怪她,家人更需要她;可一想到班里40多个孩子正等着她引领,想到背后40多个家庭的信任与期待,“爱与责任”四个字让她无法转身。


最终,刘博宇将对父亲的牵挂与泪水藏在心底,选择继续坚守课堂。在学生眼中,她依旧是那个从容、耐心的刘老师;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堂课背后,是怎样的心痛与坚持——因为她深知,自己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教学相长:学生联名信里的“双向奔赴”

2025年7月,高三开学之际,学校安排刘博宇暂代15班的物理课。接到任务时,刘博宇有些忐忑:中途接班,对孩子们之前的情况不了解,怕接不好这一棒。


为了带好这个班,刘博宇投入了全部精力:每天批改作业时,她会把学生做错的题目在花名册上逐一标注,课堂上重点讲解,课后再针对薄弱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她会将其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比如创设“流浪地球”的情境讲解万有引力定律,让学生在好奇与探索中感受物理的魅力。


短短一个月,惊喜如期而至:15班的物理平均分整体提高7分。更让刘博宇动容的是,当学生得知她只是“暂代”老师时,悄悄给学校写了一封联名信——信里写满了对她的认可与不舍,也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物理学科的新热情。看到信的那一刻,刘博宇眼眶湿润:“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被学生需要。”


初心如磐:做教育路上的“追光者”

“我和我的孩子们是相互成就的。”刘博宇常说,学生让她更深切地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而她并非“独行者”——她只是库车市第二中学300多名敬业教师中的一员。在她看来,能遇到可爱的学生、并肩奋斗的同事、鼎力支持的领导,是此生莫大的幸运。


从哈尔滨到库车,从青涩教师到学生眼中的“引路人”,刘博宇用十二年的坚守证明:教育的本质,是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用一份责任点亮无数份希望。未来,她仍将带着这份感动与力量,在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爱与知识,引领更多孩子乘风破浪、勇毅奔赴人生的广阔天地。(库车市融媒体中心:王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