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制度为基石、技术为羽翼、服务为桥梁,搭建起社保体系的“安全网”与“民心桥”,充分彰显公共服务的温度与效能。2024 年 7月,我作为“三支一扶”志愿者,有幸加入这个团体——十二团社保所,亲身感受这个温暖奋进的集体,也结识诸多优秀的社保人。
团队建设的“领航员”——王雪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雪飞所长堪称十二团社保所的“领头雁”。她深知团队建设对提升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关键意义,积极推行一系列创新举措。
每日“晨会案例研讨”,是大家交流工作难题、分享经验的珍贵契机。在王所长引导下,众人各抒己见,合力攻克疑难业务,使每个人都能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成长。每周例会,她全面梳理工作进展,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同时,为激励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同事互评、自我反思、事后复查等方式,将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纳入考核。在她带领下,团队在一师社保评比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王所长不仅团队管理成果突出,更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她深入研习工伤保险政策,定期组织连队与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培训,将晦涩难懂的《工伤保险条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安全口诀”,方便职工群众理解。经她努力,工伤待遇落实率达 100%。
社保基金的“采蜜人”——李娜
社保基金是民生安全网,亦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与减震器。负责社保基金征缴工作的李娜,深知其责任重大。她宛如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社保基金征缴的“花海”中默默耕耘。
新社保政策发布后,李娜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吃透每一项条款。随后与同事奔赴企业车间、社区广场、连队地头,以质朴语言、亲和态度,将政策讲解清晰,让群众听得明白。三年来,她走遍全团 21 个连队、4 个社区、1 个民族乡和 91 家民营企业,发放宣传资料 5000 余册。经她努力,十二团社保覆盖率大幅提升。
征缴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李娜从未退缩抱怨。她明白,自己努力汇聚的每一份社保基金,都是参保群众安稳生活的基石。“社保基金是块田,勤耕细作才香甜……”在这片土地上,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信任,让社保政策的“春风”吹遍每个角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与赞誉,成为大家心中最美的“社保采蜜人”。
社保基金的“守门员”——韩忻彤
社保基金是参保人员的“养老钱”,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韩忻彤主要负责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定,守护社保基金最后一道防线。她深知社保基金安全管理并非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多个部门协作的“大合唱”。她积极与公安、法院、卫健等部门合作,形成基金监管“闭环”。与公安协作查找失联退休人员,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与司法部门合作调取参保人员服刑情况,依规处理违规领取待遇问题,追回多发待遇;与卫健协调,每月获取去世人员信息,杜绝冒领养老金。
来到十二团社保所这段日子,我被身边的社保人深深打动。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以不平凡的付出诠释社保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他们是政策传播者、服务提供者、基金守护者,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让社保阳光温暖每位职工群众的心。我也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为社保事业贡献一己之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团社保所:耿文娟、李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