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这是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举措。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各级各部门应认真贯彻会议要求,以3起被通报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为鉴戒,减负增效清冗余,实干担当赋新能,系统思维促长效,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以“减负增效”清冗余,绘就基层运转“清朗”画卷。清流必浚源,治病必断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关键在于厘清权责边界,明晰应尽之责、应管之事、应减之负。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权责不等、过度放权、考核过滥、疲于应付等问题,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制度依据,清理规范基层权责清单,让基层真正有责有权、权责匹配,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一目了然。要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坚持分步推进、分类实施,明确不同层级、部门、岗位的任务分工,开展专项督查,细化实化责任要求,压缩工作模糊空间地带,解决权在上级、责在基层问题,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实干担当”赋新能,绘就基层治理“活力”画卷。基层减负不仅要做好减负“减法”,也要做好赋能“加法”,为干部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集聚实干担当的强劲动能。要推动资源下沉,选优配强基层力量,通过编制下沉、科学人员配置增强基层组织能力,引导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多方共治格局,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要在数字赋能上下功夫,让数字技术更好发挥基层减负的“加速器”作用,深化推广数字化工具和智慧治理平台,减少基层干部在报表填报、数据统计等方面的重复劳动,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中。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干事活力,激励干部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一线工作中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以“系统思维”促长效,绘就治理成效“常青”画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减负见实见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根源减轻基层负担非一日之功,避免基层负担反弹回潮,当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坚持系统思维,厘清不同层级、部门间的权责交叉,构建边界清晰、协同合作、服务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实现“一盘棋”推进。要转变工作作风,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拿出钉钉子的韧劲,多措并举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各项作风要求内化为日常的言行准则,确保基层减负劲头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要注重常态长效,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标本兼治作风顽疾,推进基层减负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建设,避免减负工作“一阵风”,共建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山东省荣成市委组织部:岳昕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