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语出老子《道德经》,习近平总书记早在1989年于福建工作期间,在一篇后收录于《摆脱贫困》的文章《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就引用了“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古语,指出“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古往今来,心怀百姓始终是为政者的至上追求与崇高境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将群众的 “心上事” 视作 “上心事”,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在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华章。
善把群众 “心上事” 当成 “上心事”,需有 “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细腻情怀。郑板桥在任时,心系百姓疾苦,对民间的悲欢离合感同身受,哪怕是微小如 “一枝一叶” 的民生之事,都能牵动他的情思与关切。党员干部面对群众诉求时,亦当如此。从关乎群众生计的柴米油盐,到影响生活品质的住行教医,每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实则都是影响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大事。唯有怀揣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主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生活的角角落落,倾听他们或微弱或急切的呼声,才能精准捕捉到群众的所思所盼,真正做到与民同心、为民谋福。
善把群众 “心上事” 当成 “上心事”,当具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奉献精神。鲁迅以笔为剑,在旧时代的黑暗中为民族觉醒呐喊奔走,而他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精神更彰显了对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在面对群众 “心上事” 时,就应以这种奉献精神为指引,不计个人得失,不惧艰难险阻,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中。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扎根贫困地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还是在抗洪救灾、抗震抢险等危急时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拼搏奋战,无不是这种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以奉献为墨,方能在服务群众的画卷上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善把群众 “心上事” 当成 “上心事”,要怀 “千磨万击还坚劲” 的坚韧意志。郑燮笔下的竹子,虽历经 “千磨万击”,却依然 “坚劲” 不倒。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事务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种复杂的情况与重重困难。可能会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可能会陷入矛盾纠纷的漩涡,可能会遭受误解甚至诋毁。然而,正如竹子在困境中坚守一样,党员干部不能因困难而退缩,不能因挫折而放弃。需知,群众之事无小事,越是艰难越要奋勇向前。要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深入调研分析问题的根源,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持之以恒地推动问题的解决,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潍坊市奎文区梨园街道办事处:王紫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