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党员干部要“有为”更要“有畏”
时间 :   2025-09-11 20:3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安娜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深刻揭示了党员干部“有为”与“有畏”的辩证关系。当前中央巡视组进驻山东开展巡视工作,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党的纪律既是约束言行的“紧箍咒”,更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唯有在担当作为中心存敬畏,才能不负时代使命。


担当作为是创造实绩的根本要求。“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避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焦裕禄同志以“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执着带领兰考人民根治“三害”;黄大发用三十六年光阴在绝壁凿出“生命渠”,这些典范生动的诠释了“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政治担当。反观当下,个别干部仍存在“洗碗越多,摔碗越多”顾虑、抱着“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心态、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的处世哲学,而这些表现都与担当精神背道相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自觉破除“洗碗效应”的顾虑,摒弃“多栽花少种刺”的庸俗哲学,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改革攻坚第一线,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锤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硬本领,真正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功成必定有我”的实践行动。


心存敬畏是守住底线的关键保障。从“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古训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示,敬畏之心始终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明白干事担事不是随心所欲、肆意妄为,只有把党的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责任抓在手中、心有所敬畏,清白做人、勤恳做事,才能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这种“畏”源于对“权力民授”的清醒认知,无论是位居高位的“大老虎”或是身处基层的“小苍蝇”,失去对法律、组织的敬畏心,都逃不出一种结局“被拍死”。党员干部当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手中权力,要时刻把牢思想防线,避免在“温水煮青蛙”中迷失,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的政治属性,将党纪国法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面前始终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


有为和有畏相辅相成。“有为”不是鼓励蛮干乱为,倡导“有畏”也绝非提倡畏缩不前。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把握有机统一,既要做创新发展“拓荒牛”勇闯改革“深水区”,又要当纪律规矩“明白人”做勤政廉政“排头兵”。以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赤子情怀为镜,以黄大发“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豪迈气概为范,永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恪守“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为政底线,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和“事事落实到位”的实干作风,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合格答卷。(临沂市费县县委组织部:陈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