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我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2025年9月3日,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号角在时光里回响,我的党龄也迎来了第六个刻度。如果说与党的相识是一场跨越时光的奔赴,那这六年便是初心的“长卷”,每一笔都写满与党同行的坚定。此刻我便深知,个人的成长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初心的叩问需放置于宏阔的历史坐标中方能显其分量。
以初心敬党心:于历史回望中汲取“何以出发”的信仰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执政理念的回答,更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现实写照。八十年前,无数共产党人高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当这份跨越时空的初心在此刻跨越时空相拥,往昔的赤诚与当下的坚守便化作同频共振的脉搏,让不同年代的信仰之光,完成一场跨越山海的邂逅。六年党龄,让我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回答愈发清晰且坚定。作为选调生,我们是田间地头穿梭的“泥腿子”,用脚步丈量民情;是群众屋檐下倾听的“知心人”,用真心换取信任;是基层治理的“排头兵”,用服务温暖民心。基层是成长的“练兵场”,也是初心的“试金石”,唯有以党心为灯塔、以民心为坐标,方能以赤诚初心敬仰党的伟大事业,永葆对党的赤子之心。
以实干显担当:于基层实践中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正是当年中国人民在抗战烽火中,以血肉之躯抵御外侮、铸就伟大胜利奇迹的核心动力。正是凭着“行则将至”的坚韧,无数先烈跨越山河阻隔、冲破枪林弹雨,在绝境中开辟生路;靠着“做则必成”的信念,亿万同胞用“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倾力支援,让侵略者的铁蹄止步于中华大地。历史照亮现实,我们正致力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场伟大的“新战役”。作为选调生,我们是乡村振兴的“筑梦人”,用汗水浇灌希望;是群众致富的“引路者”,用智慧破解难题;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用责任传递温度。基层是淬炼成长的“大熔炉”,也是践行誓言的“主战场”,唯有以信念为航标、以奋斗为舟楫,方能以实干担当诠释“行则将至”的深刻内涵,以实际成效彰显“做则必成”的时代力量。
以廉洁葆本色:于风险考验中坚守“人民至上”的政治操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抗战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赢得民心、汇聚民力,严明的纪律、清廉的作风是关键一环。毛泽东同志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正是凭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秋毫无犯和官兵同甘共苦的清正作风,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时光流转,考验变换。作为选调生,我们是群众利益的“守护者”,以清廉筑牢防线;是政治生态的“净化者”,以正气荡涤歪风,;是党群关系的“粘合剂”,以自律树立标杆。基层是诱惑的“试金场”,更是党性的“检验台”,唯有以纪律为戒尺、以清廉为底色,方能以克己奉公擦亮“一心为公”的初心本色,以慎独慎微铸就“一身正气”的品格风骨,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尘不染”的纯粹追求,让“人民至上”的誓言在清廉实践中绽放光芒。
先辈于战火中以热血赴使命,用生命铸信仰;吾辈在沃野中以实干践誓言,凭清廉守初心。时代更迭,初心如磐;场景变换,使命在肩。我们当以抗战精神为源,汲取奋进力量;以基层实践为纸,书写担当篇章;以廉洁自律为笔,绘就忠诚画卷!(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北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蔡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