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各级组织部门与广大组工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带头加强作风建设,以高质量组织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奔赴新的征程,组工干部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常红军部长讲话精神和区委组织部“攻坚提升”年有关要求,全面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围绕“解放思想抓改革、担当作为促发展、实事求是强作风”,为思想“解绑松捆”,刀刃向内、自我剖析破难题,“千锤百炼”锻造新时代硬核组工干部。
破除思想守旧“紧箍咒”,在“改”与“变”中答好“创新改革”的“思想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理念引领观念,观念推动改革。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只有一项是不变的,那就是变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解放思想抓改革的背后,反应的是打破传统认知“天花板”、摆脱依赖历史经验的决心,破除“求稳怕乱”惯性“思维栅栏”、发扬“敢为人先”精神的勇气,当前我们走入了“组工工作只能因循守旧、组工干部只知埋头苦干”的误区。长期形成“走老路”心态,习惯于传统组织工作模式和固定流程,对新兴领域缺乏主动探索。部分干部存在风险规避倾向,因担心改革可能涉及利益调整或政策突破,害怕问责或失败,选择“守成”而非“突破”。组织事务性工作繁重,创新动力不足……正所谓“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面对“思想题”,组工干部要敢于刀刃向内,坚持问题导向,自剜腐肉,去腐生肌,树立创新思维,拿出改革的决心和韧劲,什么问题突出就改革什么,缺少什么就开创什么。改革创新不是原地打转,要敢于突破前人、突破他人、突破自我,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消除制约组织工作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把该改的问题改到位,能创新的创造出来。要建立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环境,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打破“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怪圈,充分调动组工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推动观念更新、路径更新,在“改”与“变”中答好“创新改革”的“思想题”。
打破为官避事“舒适圈”,在“担”与“干”中答好“担当作为”的“发展题”。“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组工干部肩负着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的重要使命,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然而一些干部却存在避责躲事的“躺平”心态,“硬骨头不啃”,“烫手山芋不接”,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困难就退缩,这种“舒适圈”心态严重制约了组工事业的发展……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比以往都要更加严峻和复杂,组工干部要坚持刀刃向内,冲锋引领,身先士卒,面对风险挑战、艰难困苦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要勇于担当,更要善于作为。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组工干部要有“踏破层云险隘”的坚韧意志,“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拼劲力量,“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不乱定力。持续磨砺斗争韧性,在荆棘丛中固本培元、锤炼担当铁肩,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业务素质,打磨过硬本领。做组工队伍里的担当铁军、业务能手,在“担”与“干”中答好“担当作为”的“发展题”。
拆除面子工程“花架子”,在“实”与“谋”中答好“实事求是”的“作风题”。“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伟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实事求是”关键在“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进向前。当前“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虚假政绩”等“假把式”、“花架子”仍层出不穷,远远看起来眼前一亮,很“高大上”,实则不接地气,有的干部更是盲目“内卷”,只为“上头条”、“摆政绩”,劳民伤财,损人损己,与党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组工干部要树立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风向标,刀刃向内,自我剖析,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事情一件一件做,做到实处。打通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将实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盯紧群众急难愁盼,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了解群众诉求呼声,不摆架子、不说空话、不走形式。组工工作更要放眼长远,谋字当前,要坚持算“长远账”、寻“最优解”,推动即时之效与长远之策相融并蓄,抓好经验总结和推陈出新,保持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恒心和定力。在“实”与“谋”中答好“实事求是”的“作风题”。(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邢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