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紧扣“党建+政务服务”工作思路,抓牢党建引领这条主线,推动党建与政务服务相融合、共促进、双提升,形成党建引领政务服务、政务服务彰显党建活力的良好局面,群众满意度高达 99.8以上。
加强党建引领,筑牢争先创优根基。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成立“争先创优”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构建起 “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支部会议,研究部署政务服务重点工作,将争先创优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党员,确保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二是开展主题教育。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在政务服务中亮身份、做表率,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在争先创优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承诺践诺,共计为群众办理急难愁盼实事200余件。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一是常态化业务培训。定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大厅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涵盖行政审批政策法规、业务办理流程、服务礼仪等方面。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服务优质的政务服务队伍。2023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业务培训 40余期,培训人员达1200余人次。二是优化评优评先模式。完善大厅“争先创优”考评办法,将工作业绩、服务质量、群众评价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等挂钩。对工作表现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差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问责处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季度评出“服务之星”“党员先锋岗”25人,红旗窗口4个,季度的评优评先成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同时,近三年来有20余人因群众差评、违纪等问题被取消评优。三是完善“好差评”制度。完善“好差评”差评处理反馈机制,对群众的差评及时进行调查核实,整改落实,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群众。通过对差评的整改,倒逼工作人员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自2022年以来,平均每年收到群众评价20余万条,其中好评率达到99.8%,针对差评整改问题 8个,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设立综合服务窗口。2022年以来,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 的服务模式,减少群众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通过几年的改革,窗口从106个压缩到46个,窗口压实率达到60%,群众等待时间缩短到50%以上。二是开展特色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针对重大项目和工程由“企业之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同时还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肩并肩陪同服务”等特色服务。近三年来,共计开展特色服务5000余次,受到广泛好评。三是开展“容缺受理”。制定 “容缺受理” 事项清单,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审批事项,允许申请人在作出相应承诺后先行受理和办理。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人补齐补正欠缺材料即可,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减少了群众办事来回跑的次数。目前,黎平县有300余个事项中464个材料可以实现“容缺受理”。(通讯员:严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