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腹地,谷坪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谷坪乡积极探索跨村联建的新模式,通过组织联结、治理联抓、产业联营三“联”并进,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一、组织联结,党建引领,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组织联结是谷坪乡跨村联建的基础。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村党支部打破行政界限,建立起跨村的党建联盟,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乡村振兴的规划和实施策略,确保每个村庄都能在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党建联盟还通过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在党建引领下,谷坪乡探索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治理联抓,协同共管,铸就乡村治理新格局。治理联抓是谷坪乡跨村联建的重要保障。面对乡村治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谷坪乡通过建立跨村的协同治理机制,依托各村“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总抓手,实现了信息共享、问题共商、责任共担。各村之间建立了联合调解委员会,有效解决了跨界纠纷,维护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协同共管,谷坪乡铸就了一个治理有序、环境整洁、民风淳朴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产业联营,强村富民,探索乡村振兴新引擎。产业联营是谷坪乡跨村联建的核心动力。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谷坪乡通过跨村联建,整合各村的产业优势,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壮大“一茶一药一果,一牛一蛋一鱼”特色产业发展规模,2024年发展油茶种植1.1万亩,灵芝、钩藤等中药材种植2000余亩,百香果种植1854.15亩,辣椒种植600亩,稻鱼养殖1200亩,养殖肉牛2000余头,生态养鱼40万尾,鱼苗繁育150万尾,培育蛋鸡、肉牛养殖场3个。在发展产业规模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提升,2024年我乡送选参加贵州省首届百香果品鉴会样果荣获全省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百香果品牌进一步打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条。各村之间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乡村旅游联盟等经济实体,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和乡村旅游品牌。同时,谷坪乡还积极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电商平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产业联营,谷坪乡不仅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还带动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贵州省从江县谷坪乡人民政府:韦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