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是由传授和导入的“培”、实践和塑成的“训”共同组成的,这两项内容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培与训同行同力、相互配合,才能做到知与行相统一、学与用相结合,真正将干部教育培训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观念认识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一些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的更偏重“培”的工作,而把“训”的配套实践视为可量力而行的“锦上添花”,甚至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目”。长此以往,教育培训将“卡”在理念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性行动的关键处,精心准备的菜肴最终成了一锅“夹生饭”,导致受训干部出现“理论都挺懂,行动起来却很难”的尴尬处境。
实用性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属性,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干部干事创业本领的必备手段和方式,操作和应用部分更应是重中之重。这要求在“训”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实干实用导向,通过实地调研、一线访谈、案例剖析等方式,摸清干部在工作实战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实际所需,有针对性地改进培训思路和提升培训方案,变“大锅饭”为“自助点餐”,提高供需匹配精准度。
要注重丰富“实践”训练,组织学员走进田间地头、工业园区、社区村落等基层一线,探索运用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和模拟式等训练方式,由“低头听”变成“主动问、用心看、动手练”,变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为生动鲜活的体验训练,在一线现场汲取实践智慧。要强化“实战”应用,大胆探索“培训+”模式,延长培训链条,结合干部上挂下派、横向交流等制度,有针对性地分批分层次安排受训干部到相关行业历练、相关岗位交流,有计划、分批次参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基层治理等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与现实工作接轨,在“真枪实弹”中增长本领。要着眼“实效”考核,重点考核干部培训结业后短期内能遇见和长期中潜在的工作实绩,持续强化跟踪问效,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考评、评先奖优的重要参考之一,真正用“指挥棒”引导各级各地培训干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山东省昌邑市委组织部:肖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