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学生与醉汉冲突被刑拘”一事广受关注,同时,一名医学院患先天性心脏病学生疑似教导员阻拦救援猝死事件再次将公权力滥用行为推上热搜,再次印证通过公权力推动舆论迅速处置、快速回应群众疑问和诉求之路还较为漫长。
回应舆论的及时和权威是“止谣”的关键。封锁信息,掩盖事实,公然将公权力凌驾于人权之上,是对法治社会的践踏,公权私用、公权滥用,最终只会将公权变为个人特权,迎来的只会是历史的审判。一旦各类热点事件、不公正事件需要网络曝光、舆情推动来促进职能部门介入调查,政府及机关公信力、权威性势必大打折扣,要从网络舆论中争夺话语权,与不实谣言争夺群众信任,必须有坚定揭露真相的决心和快速回应群众关切的措施,让群众的担忧和发声都能得到及时反馈,切实发挥好民主监督制度的优越性,加大源头处置、集中处理工作力度,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置在第一线。
要让看得见的正义彰显在每一件案例中。人民网评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惩恶扬善,才能让社会正气充盈、正义彰显,不论舆论关注与否,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这是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可以给伸张正义一些时间,但绝不容许“迟来的正义”屡次出现,防止更多群体承受不该有的不法侵害,要推动司法实践与“打伞破网”相结合,查摆出各类热点事件背后存在的权力观错位等突出问题,借助此次全党开展党纪教育契机,依法查摆、惩戒一批负面典型,强化制度威慑力度,切实把公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完善,离不开对正义行为、正直群体的鼓励和保护,把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出击,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社会正能量出发,合理合法推动具体问题、具体矛盾得到溯源解决,要清醒认识到舆情处置“堵不如疏”,不能让公权力成为损害他人权益的“遮羞布”,推动各类热点事件、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处置,真正把民心聚起来、群众团结起来,服务地区发展实质需要。(忠诚镇人民政府:李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