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清明节,一份哀思一份愁。4月18日是黄文秀的生日,转眼间,文秀书记已走了7年了。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她选择了扎根基层;在大雨磅礴的夜晚,她的心里只有百姓,用生命书写了一曲青春赞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今日再读文秀书记的扶贫手记,我们看到了她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她赤诚而火热的初心,汲取到了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自己的工作能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共产党的好”中汲取初心使命的力量。黄文秀的一生是忠诚于党、信念坚定、不忘初心的一生。她坚定、勇敢,从贫困山区走出来,又怀着一颗感恩与赤子之心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于家乡建设发展、投身于扶贫工作,扎进大山深处,不顾满身尘土,奔波峡窄山路间,用生命诠释了她的初心和使命。有人问“为什么要到边远农村工作呢”,黄文秀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共产党的好,对我来说是非常的鼓舞”。青年干部就要像黄文秀那样,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严以修身、锤炼党性,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心中的信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坚定不移、终生不渝,让“小我”的力量在国家、人民之大我中得到升华。
从“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力量。黄文秀的一生是忠诚于事业、不畏艰难、担当实干的一生。她勤劳、务实,在服务百坭村的1年2个月20天里,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赢得村民信任;她全身心扑在扶贫事业上,整天在城乡、村屯间穿梭,用真情奉献与群众打成一片;她带领百坭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以使命担当兑现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驻村诺言。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她总是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向文秀书记看齐,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接受考验,把艰苦环境、重大矛盾、急难险重的任务当做成长中的“磨刀石”,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韧不拔,越是非常时期越要下非常之功,以“斗罢艰险再出发”的精气神苦干实干,以实功成就实效。
从“就得让老百姓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中汲取为民造福的力量。黄文秀的一生是忠诚于人民、为民务实、无私奉献的一生。她热情、阳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她对自己和全体村民的承诺,她利用两个月时间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摸清情况,驻村一年里程数2.5万公里,方言不通苦练方言,百姓不解常迎笑脸,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里始终想着人民的利益。“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青年干部要像黄文秀那样,将工作做实,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基层的道路,“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真正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察于未萌,止于未发”,真正深入实际、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为开展工作“充好电”。
“英雄是时代的标杆,楷模是价值的灯塔”,一个黄文秀走了,千百个“黄文秀”来了。学习黄文秀,重在践行、贵在力行,让我们把她手中的接力棒接好,以奋斗的姿态激扬理想,以勇敢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威海市环翠区委老干部局:李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