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增强化解能力,提升办案质量,今年新城区纪委监委改进工作方式,建立重点村居重点包联,包联干部“带案下访”工作机制,实现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着力排查化解一批信访积案,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分类包联机制
建立重点村居重点包联模式,对全区24个行政村、5个涉农社区2018年—2020年的信访件详细统计分析,按照信访量的多少将29个村居划分为矛盾突出、信访易发、相对稳定三个不同档次。其中将矛盾突出、信访量大的9个村,由9名班子成员带队包联;将有苗头隐患大、信访易发的8个村,按照审查调查协作区的划分,由6个纪检监察室和1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组团包联,即包联又办案;将相对稳定、信访量较少的12个村,由综合科室负责包联,切实形成班子成员包点、各内设科室包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包联工作机制。
二、细化任务落实,推动包联干部与带案下访相融合
把严肃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多次举报的案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作为开展包联工作的目标任务。严格按照“包调查、包落实、包协调、包稳定、包解决”“五包”责任制落实。包联干部带案深入基层一线,监督与惩治并重、排查与化解同步、回访与反馈并举,助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信访问题线索清仓见底。
明确包联任务,压实干部包联责任。实行“单周电话了解、双周实地走访”的方式,包联干部与所包联村居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村民代表、村干部结对子。单周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渠道联系沟通,结合燃煤散烧整治、村基础设施建设、低保发放、土地流转、乡村振兴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内重大事项落实情况,了解群众诉求及干部作风问题。每逢双周,每逢双周,包联干部立足“三到三访”工作法,通过带案下访、带问题询访等方式,走到乡镇站所、田间地头、农家炕头进行实地走访。一访举报人、知情人、证人。和举报人现场沟通核实,找准症结和诉求,多角度答疑解惑提出建议。和知情人、证人了解事情来龙去脉,逐项核实举报问题。二访老党员、村民代表、普通村民。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聊群众需求、聊对村两委工作的意见建议、聊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从群众的“只言片语”中掌握干部廉洁问题、掌握村民所需。三访“两委”成员。与“两委”成员面对面交流,了解村内重大事项落实情况,了解群众关切。通过“三到三访”,深入了解群众举报、社情民意,主动架起包联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家门口。
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问题解决。在带案下访过程中,包联干部对已经处置仍出现重复访、越级访的案件,重新逐案调查处置;对群众合理诉求未解决的,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尽快解决;对因责任单位、责任人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问题升级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公开反馈警示,推进基层治理。细化实化办理结果“双公开、双反馈”工作机制,采取二次反馈、点对点反馈等多种方式,反馈听民声,公开促整改,切实解决重复上访问题,提升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办理的公信力,有效化解矛盾。下访件办结后,及时组织回头看,对已经调处的信访突出问题跟踪问效,巩固成果,防止反复。坚持以访促查、以查促改、以案示警,坚持一案一总结、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一案一建议,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排查风险堵漏洞、跟进监督促整改,构建起“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村”的防控机制。(新城区纪委监委: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