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张医生,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就失去了我的父亲了,真的从心底里非常感谢你们!”6 月 3 日,对文先生一家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意义非凡。
文先生的儿子满怀感激地再次踏入病房,将一面写着“何似神医胜华佗 亮剑一挥斩病魔”的锦旗送到了科室副主任王文敏的手中,以此来感谢主任及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他在递出锦旗时动作十分迟缓而郑重,仿佛手中托举着万分的感激与敬意。这面锦旗是医患之间的情感纽带,背后的故事彰显着医患之间的和谐与真诚。
数日前,59岁的文先生,因基底动脉重度狭窄闭塞,导致意识不清楚,不能言语,肢体不能活动,陷入了危急之中。关键时刻,医疗援疆专家王文敏挺身而出,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两小时的紧急救治,成功实施了取栓技术。通过血管介入的方法,将血栓从血管中取出,从而打通了生命通道,恢复脑部供血,将文先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取栓后大多会在术后重残或者死亡,但是这个患者经过治疗后,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目前,恢复言语及肢体功能,基本如常人。”王文敏说。
文先生的康复,不仅让家人欣喜不已,也让医护团队感受到了无尽的欣慰。在他住院期间,王文敏和医护人员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耐心地倾听家属的担忧,用专业知识解答各种疑问,让文先生和他的家人在医院里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6月3日下午,文先生出院,王文敏如往常一样,来到他的病床前,不时地提醒文先生:“以后不要再抽烟了,要注意均衡饮食,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同时,他还特别叮嘱文先生的妻子回家用药的注意事项,并向她表示,自己会一直关注他们的情况,随时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父亲现在精神状态很好!等出院了,我们会经常带着父亲出门走走,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文先生的儿子饱含深情地说。
“有这么孝顺的儿女,也是老人的福气!”王文敏医生微笑着回应,医患和谐温暖的对话回荡在神经内科病房……
在王文敏的影响下,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水平,还对医疗事业产生了更深厚的热情和责任感。医患和谐温暖的对话,如同一曲曲美妙的乐章,不断在这家医院、这个地方的相关科室上演。这份深情厚谊不仅温暖了患者和家属们的心,也让每一位医疗工作者深受感动。
除了文先生,还有一位幸运的患者——殷女士。4 月 25 日凌晨,寂静的夜晚被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打破。电话那头,传来殷阿女士突发“中风”的消息,情况万分危急。接到电话的王文敏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赶赴医院,与同事们展开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救援行动。
手术台上,王文敏医生全神贯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专注。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殷女士终于脱离了危险,目前已顺利出院。
去年 5 月,王文敏作为台州市第十一批“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中的一员,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后,他不仅用自己的医术为患者减轻痛苦,更是将自己所学的先进医疗技术传授给了医院的年轻医生。他每次手术都会让年轻医生观摩,手把手地教他们临床操作,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在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中,王文敏积极投身于临床工作中,制定脑血管病介入诊治规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项,填补了阿拉尔医院脑血管介入手术空白。同时他被聘为塔里木大学医学院外聘教师,参加塔里木大学教学工作,为学生授课。
他的身影忙碌地穿梭于医院的各个角落。病房里,他细心地询问患者的病情,耐心地解答家属的疑问;手术室内,他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科室里,他与同事们交流着病例,探讨着治疗方案……在他的指导下,多名医生已经能在介入治疗方面独当一面。
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王文敏医生还积极参与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他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他还积极参与医院的科研工作,指导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时光荏苒,转眼间,王文敏的医疗援疆任务即将画上句号。他感慨地说:“援疆就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我将把自己所掌握的医疗技术毫无保留地服务于当地人民,造福这片土地的各族职工群众,援疆更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结识了很多朋友。我会永远怀念这段历程,如果有机会,为提高边疆的医疗技术,我愿意再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卿朋、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