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锚定“新”“质”“人”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间 :   2024-10-29 16:2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建磊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坚持以“新”为引领、以“质”为关键、以“人”为根本,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质增效。


以“新”为引领,处理好“先立后破”的辩证关系。“立”是发展的基础,“破”是变革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坚持先立后破、快立缓破,防范和避免只破不立、未立先破、快破慢立等风险,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关键是要聚焦“创新”二字做好文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既育新枝栽新苗,又让老树发新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合力。


以“质”为关键,保持住“因地制宜”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更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实际情况、不按照规律办事,只搞一种模式的“复制粘贴”,而是要立足实际情况,以质量、质效、质态为重要发力点,深刻把握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发挥好比较优势和能动性,找到科学合理、高质高效的发展路径,打好“特色牌”、走稳“务实路”、实现“芯发展”,真正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以“人”为根本,落实好“分类施策”的科学方法。高素质的人才是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重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根本是要有相应的人才来推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傍身“法宝”,坚持深入调研、分类施策,准确把握好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引育留用”同向发力,尽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多领域和多方面的人才体系,根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成长和培育规律,有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地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支持政策,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要素的活力,做到靶向发力求解、精准引育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委组织部:李建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