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家坐落于赣西北瑞昌市郊苏亭山南麓。这里群山环境,森林茂密,翠竹丛生,浓荫蔽日,空气清新,小河流水潺潺,的确是一个天然的好氧吧。难怪村里耄耋老人比比皆是。村民平均寿命达84.5岁。
虽然我已离乡70多年了,但仍然忘不了在樟树上掏鸟蛋,到竹林扯竹笋,赴森林拾蘑菇,下小河摸鱼逮虾,下课后在村口操场滚铁环,踢毽子、跳绳、打篮球、放风筝这些童年趣事。在诸多趣事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村口的那棵古樟树。
古樟树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明代初期我的祖先宋氏三兄弟从河南高丘南迁到此,造梯田、垦荒山植树造林、修桥筑路。先祖们在村口操场四周种植了许多樟树,但不知何故?多数樟树先后枯死,唯独剩下,这一棵樟树,仍然郁郁葱葱,挺立至今。
古樟树为鸟儿们提供了筑巢安家的立身之处。春天布谷鸟以“布谷、布谷”的催春号角鼓励村民赶快下田播种希望;夏天这里又成了众多乡邻纳凉的好场所;秋天我与一些小伙伴一有空就在丰收的稻草堆下捉迷藏;冬日淘气的我们常常从家里偷点粮食撒在雪地里,逮捕麻雀,或堆雪人打雪仗。
我为古樟树之美而赞。记得当时古樟树上常年挂着一个二尺多长的废铁轨,以敲击铁轨声作为应急的信号,社员们上下工开会,红白喜事都得听这钟声的召唤。记得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个秋末的星期日,下午我们正在操场上滚铁环。突然发现一村民家里发火,多数伙伴四处逃窜,我机灵一动,果断地急忙爬上樟树,使劲地敲击铁轨,噹!噹!噹!急促嘹亮的钟声唤来在田间干活,在山下砍柴的村民们火速跑回家中,纷纷挑着水桶,端着脸盆,拿着大扫把,奋不顾身地冲火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才扑灭了这场大火,为村民们挽回来不少损失。星期一上午在操场上升国旗时,校长表扬我的举止,且奖励了一支钢笔三本练习薄和一张奖状。记得那天中餐,慈祥的母亲特地为我煎了一个鸡蛋以资鼓励和奖赏。这件平凡的小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75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村民们先后在市区建起了住房,1000多户村子,现在只有5家留在老家。
故乡虽然已失去了昔日的喧闹,但每年清明村民们都会驾驶私家车回乡扫墓祭祀先人。我今年虽已82岁了,但每年清明时也会率领全家老少回乡祭拜。扫墓时,我们全家老小会到古樟树下虔诚膜拜祈求古樟树保佑全村百姓生活幸福,老少安康。(瑞昌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宋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