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松绑减负,绝非简单的任务删减,而是一场涉及体制机制、工作模式与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升基层业绩,筑牢国家发展的坚实根基。
松绑减负需精准定位“痛点”,力破形式主义顽疾。一些不必要的会议、重复的文件、繁琐的检查考核,如同重重枷锁,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本就千头万绪,过多的形式主义事务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将精力聚焦于核心工作。要大刀阔斧地精简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倡导开短会、讲短话;严格把控文件篇幅与发文数量,去除文件中的空话套话,让文件务实管用;大幅削减不必要的检查考核,合并同类项,避免多头重复检查,让基层从形式主义的泥沼中挣脱出来,轻装上阵。
松绑减负要善于运用“加法”,强化资源下沉与能力提升。一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应向基层倾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改善基层工作条件,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让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条件成事。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干部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涵盖政策解读、业务技能、群众工作方法等多个领域,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基层工作环境中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事务,以能力提升促业绩增长。
松绑减负更要做好“乘法”,借助科技之力优化工作流程。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层工作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建立高效便捷的基层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松绑减负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基层业绩,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基层干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后,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积极主动地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既是基层工作业绩的直接体现,也为基层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基层治理的无限活力与潜能。(贵州省从江县加鸠镇人民政府:周承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