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打好“组合拳” 落实真减负
时间 :   2024-11-19 08:5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邓云锋 一审: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基层干部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承担这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任。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我们基层工作面临事务繁杂、权责不匹配、政策脱离实际、周末节假日加班频繁等问题,这既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也会导致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因此,为确保基层减负取得实效,必须打好思想引领、明确权责、健全机制的“组合拳”,做到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让减负工作不再流于政策文件的表面,激发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之中。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为基层工作减负,要着力于思想这个基本点,以正确的思想来指引行动,确保行动上的步调一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稳抓重点,高效落实。因此,要树立真抓实干、用于担当、注重成效的政治导向,为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切实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切实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二是明确权责划分。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各个部门业务都需要基层人员推动。为基层减负要做到权责分明,不能所有事情都抛给基层。因此更要建立“权责清单”,对基层党组织的职能进行细化拆分,理清权责边界、构建清晰的权责框架,明确基层工作人员的应尽之责,让每位基层工作人员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各方责任分明。同时可调整组织架构,适当增加基层工作人员比重,让基层人员不再需要一人多责,轻装上阵。


三是健全监管机制。基层减负不能光流于表面,更要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唯有通过健全机制,方能根治。一项制度的制定很重要,但是制度的执行更重要。只有用铁规矩、硬杠杆为基层减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大源头管理,健全监管机制,严格进行惩处,才能切实做到“非必要的会坚决不开,未审核的文一律不发!”。只有对发文的数量、规格、流程、范围、质量,以及会议的数量、规模、质效等内容严格规定,并规定从严开展督查检查考核、从严精简报表材料,才能确切落实基层减负工作。(榕江县崇义乡人民政府:邓云锋)